汝州公安提醒:高考后谨防诈骗陷阱高温天开车,“避晒式”等红灯要不得汝州市优秀政法干警———张娇龙开展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行动邀请30余名师生参观法庭排隐患就是保安全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37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4

汝州公安提醒:高考后谨防诈骗陷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不少考生表示终于自由啦!但是汝州公安提醒,考后放松的同时千万要谨防诈骗!下面列举各个阶段的高发诈骗类型,同学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查分阶段要注意的“两骗”“一篡改”有哪些?

1.教育补贴诈骗

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月内易高发。通常情况下,不法分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为由实施诈骗。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对此,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转账。

2.提前查询考分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不法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及考生支付一定数额即可查询分数,收款后骗子逃之夭夭。对此,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分数查询。

3.篡改考生志愿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这会是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对此,警方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更不要轻信所谓“二哥”可以代报考生志愿。

录取阶段所谓可以找关系“补录”绝对不能信!

1.谎称有“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通常把自己装扮成某高校的招生负责人或招生办工作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有“特殊关系”,可以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更有甚者称高考成绩低于专科录取分数线,也可帮忙考生达到想要的志愿。对此,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2.利用“特长生”名义的加分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而高考特长生的加分相关部门也有具体规定。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用“特长生”可以加分为诱饵,声称自己可以通过关系将考生以特长生的名义“办进”高校,以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的名义骗取家长钱财。对此,警方提醒:正规的高考加分项,大多数在考前完成,且会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

3.“录取通知”有陷阱

一些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考生信息,仿照招生学校网址制作假网页发布虚假录取信息,寄假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教材费等费用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诈骗。对此,警方提醒: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要通过正规的高考招生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或者通过报考的院校核实录取情况,核实清楚后再汇款,谨防上当受骗。

4.出国留学别踩坑

一些非法中介机构虚构和国外高校有合作关系,吹嘘自己能够“走后门”,通过虚构关系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以此诈骗钱财。广大学生和家长要通过正规渠道咨询、办理出国留学事宜,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快速办理留学”广告,在缴纳费用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被所谓的优惠折扣蒙蔽了双眼,切实提高反诈意识。

假期阶段在家须注意什么?

1.贷款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开设网站、推广APP、发送手机短信、散布小卡片等途径发布“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贷款信息,待考生与其联系后,便谎称可以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并且以较低的利率申请到贷款取得考生及家长信任,再诱骗考生和家长通过银行转账形式预付利息、保证金、保险费等费用,从而达到诈骗目的。对此,警方提醒:办理贷款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及网络贷款信息,不要随意在网上留下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更不可轻易给对方转款。

2.刷单兼职诈骗

暑假期间,不少同学会选择兼职勤工俭学。“网上刷单”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往往能吸引到不少学生。警方提醒,“刷单兼职”十有八九都是骗局,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给一些报酬,待事主深信不疑后,诱骗其不断刷单,不再返还本金和报酬。对此,警方提醒:不要有“贪图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3.机票退改签诈骗

假期开始后,许多同学会出去旅游放松一下,一旦收到“飞机故障、行程延误或取消,需要拨打退票电话进行改签或退票”时,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一旦按照短信中的联系方式退改签,很可能被骗输入“验证码”,将自己卡内的钱转给骗子。对此,警方提醒:当考生或家长接到航空公司短信或电话称航班已取消时,万万不要拨打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和点击所谓网址链接。应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

4.网购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在非法获取网购买家信息后,以商品有问题,需退款给事主来联系事主,事主需要按其要求支付相关费用才能激活退款的手法进行诈骗。更有甚者,诈骗分子利用被诈骗对象对网络借贷的陌生,诱使买家进入网络借贷平台,在诈骗分子的不断指引下,一步步从网贷平台上借出现金并转账给诈骗分子。对此,警方提醒:切不可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及网上信息,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退款、转账或汇款的电话或短信,在没有核实情况之前,千万不要透漏自己的银行卡或淘宝账号和密码等私人信息,更不要按照对方发送的所谓网页链接地址进行操作。

5.平台类诈骗

不法分子以某证券或投资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吸引加入微信群、Q Q群等社交平台,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再诱导受害人在嫌疑人搭建设立的虚假恒指、贵金属、虚拟外币等期货、现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引诱受害人进入虚假的交易平台,通过虚假注资、人为操控市场行情的方式,使受害人在交易平台内大额亏损、爆仓,或者通过技术手段修改后台数据,制造受害人盈利假象,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以达到大额获利的目的。对此,警方提醒: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参与投资等,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机构、正规的渠道,可以在证监会、期货业协会等官方网站了解其资质或实地查看情况。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内幕消息”“专家大师”“权威发布”,背后往往隐藏各种利益和骗局。切勿盲目加入任何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推荐群、交流群,这有可能是预设的骗局,很容易让人落入圈套。广大投资者如发现被骗后,建议立即报警求助,不要心存幻想,不要因为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追加投资,以免越陷越深,遭受更大损失。

来源:平安汝州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