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是拍出来的请允许父母慢慢变老雨中观花赏荷记吃饭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3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5

黄瓜是拍出来的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晓伟

拍黄瓜,顾名思义就是将黄瓜放在案板上啪啪啪地拍碎,所以拍黄瓜的刀不一定锋利,但一定要背厚。刀从一端拍过去,黄瓜立马清脆有声、四分五裂、面目全非。

所谓下酒菜,就是在喝酒时常用来佐酒的可口的菜肴。咱们国人喝酒好讲究,总要弄几样适口的小菜来下酒,既压酒清口还能填肚子,所以历史悠久,名扬海外。

在中原的广大地区,下酒菜有“四大金刚”,分别是花生米、猪头肉、拍黄瓜和卤牛肉,这“四大金刚”可非浪得虚名,而是久经考验的酒桌“大杀器”。其中有荤有素、味道迥异,入口口感更是错落有致、层次鲜明,自然深受老饕们的赏识和喜爱。

其他三种暂且不表,单说拍黄瓜,因为它着实“欠拍”。

众所周知,黄瓜是大众蔬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居家过日子,却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心头好。

正所谓:拍个黄瓜,清爽一夏。

做拍黄瓜其实很简单,但它却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黄瓜洗净上案板,两头一削,横起刀背,使巧劲,分段拍裂,但不碎,可改刀切成半指长的段,刀面一起,堆入盘子待用。此时,黄瓜的清香味儿十足,忍不住先拈一块入口,细嚼,脆嫩起甜生津。

拍黄瓜时,会让人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舒适感。黄瓜在案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在告诉我们它的脆嫩和多汁、新鲜与活力。轻轻地将刀放平滑过黄瓜,然后适力拍打,使其裂开,以便更好地吸收调味汁。然后加蒜汁、盐、醋、香油等凉拌,营造出令人垂涎欲滴的味道,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下酒菜即可端上桌了。

这样一道菜品,这样一顿操作猛如虎,黄瓜的清香早已萦绕鼻喉,心里那股子清凉早已经沁入心脾。不得不承认,拍黄瓜的制作虽然简单,但却蕴含了清新爽口的味道,绝对是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流。

资料显示,黄瓜是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北部地区,如今已分布于全世界。关于黄瓜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黄瓜最初的名字叫胡瓜,由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国,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严禁出现“胡”字,胡瓜更名为黄瓜。

黄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保健功效,可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还可治疗慢性肝炎,且具有一定洁肤增白、祛斑抗皱、护肤防衰、消炎疗伤等功效,享有“厨房中的美容剂”的美誉。君不见,好多爱美的女士,居家时都会将黄瓜切片敷在脸上。

拍黄瓜做好了,吃一口黄瓜就一杯酒,那清凉酸爽,如拨云见日,似清风拂面,怡人自得。

黄瓜下酒,酒是烈火在口,佐以拍黄瓜,中和火气。几口拍黄瓜下肚,冲淡了嗓子的一线喉,抚慰了肠胃的一团火。这样一搅和,真真是冰火两重天了。

再者,“拍黄瓜”是夏季任人宰割的家常菜,谁人不拍?

即便不去拍它,黄瓜下酒,也可以生吃。绿莹莹、脆生生、凉爽爽、脆嫩可口,正好压制酒的火气,解酒解腻。吃在嘴里,仿佛是夏日的一抹清风,瞬间抚平了人内心的烦躁。

拍黄瓜做起来简单,但要选好食材。首先黄瓜要新鲜,要翠绿绿能滴出水来那种。顶花带刺的自不必说,能现摘最好。那种蔫不拉叽的黄瓜,肉肉的,别说吃,连拍起来都找不到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况且,炒黄瓜,素炒可,肉炒可,可做正菜。这样一种随遇而安,安之若素的食材,着实让人眼馋和喜爱。

难怪有酒友说: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黄瓜得人心。

当然,黄瓜也可做成素汤。先将黄瓜切成薄片,放油入锅,撒盐,掺水,倒入黄瓜片,加蒜茸,再洒入些许胡椒面,待水开汤白时则起锅。有人说,“多吃黄瓜汤,美容又健康”,喝上一大碗,味道蛮不错呢。

所以说,居家过日子,日常烟火味,一碟拍黄瓜,配一碗清粥,一个馒头,至简,却别具滋味儿。

如今,黄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蔬菜之一,即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高档宴席上有它的芳踪,百姓餐桌上也有它的倩影。如此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菜品,教人如何不爱它。

没办法呀,谁叫它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家常菜,想吃就得去拍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