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汝县的土地改革运动(下)欢欣鼓舞老行当之代写书信大张遗址出土文物仰韶文化红陶鼓喜禅师的传说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47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3-07

老行当之代写书信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代写书信是一个存续历史较长、消失较早的行当,因为当年我们中国人文盲较多,写封书信非有人代笔不可。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在中大街邮电局门口,就有一个代写书信的老先生。老先生年逾花甲,面皮白净,戴着眼镜,精神矍铄。一个小摊位,一桌一椅一凳,摊位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本稿纸,一摞信封,一本早已看不清封面的字典,几块压书石散放在桌面,桌上一个招牌上,上书代写书信。

这就是摊位的全部内容。

那时候,通信不发达,老先生在邮局旁摆了摊儿,生意颇红火。最高峰的那一天,他曾笔不离手写了几十封信,直到黄昏时摊前还排着队。

敬启者,见字如面;余容后禀,善自珍摄。代写的书信一般这样开头,既文雅又显得有文化。这样千篇一律的开头和结尾,放之四海而皆准,保准不会出错。这些书信,不仅有宏大叙事中的家国情怀,也有时代、社会,家庭造就的脉脉温情。

代人写信有两种,一是客人表达能力强,由老先生一句不误照录;一是絮絮叨叨说不囫囵要表达的意思,全凭自己揣摩着遣词造句,并根据客人要求或横写或竖写,或简体或繁体,把讲述变成收信人明白的文字。

因为邮电局跟新华书店相邻,有时候放学路过,在逛完书店之后,只要有生意,我总会默默站在老先生的书桌前,看他行云流水、笔走龙蛇,很是艳羡老先生那满腹才华和一笔好字。至于具体如何收费?倒没怎么注意。

也有客人不识字,拿着家信前来讨教的。老先生便抑扬顿挫地耐心读讲一番,再帮着把回信写好。行文毕,他会低声细语读给客人听———压低嗓音,为的是隐私不外漏,客人听出遗漏的内容要求添上,他则有求必应,何时满意,何时誊写。誊写前,他总忘不了问问要不要首尾加些书信套语,如别来无恙、久不晤见,书不尽意、不尽欲言、盼即赐复、翘企示复……

写信,写信封,贴邮票,全程一站式服务。收费,则视信的长短而定。“砚田笔耕”蝇头小利,却是老先生上世纪80年代养家糊口的重要经济来源。

那时候县城就那么大,老先生家在离邮局不远的地方,步行十多分钟能来回。如果哪天他有事来不了或回家吃饭,也会让摊儿原地坚守,静候客人等待。

生意好时,老先生也会在摊上吃饭。生意清淡的时候,老先生枯坐桌前,神情落寞。一对圆圆的老花镜挂在他写满沧桑的脸上,他饱含风霜的目光眺望着长长的街道。他在盼望着,他在等待着,期盼着生意的到来……

在知识分子缺乏的时代,识文断字者往往会被贩夫走卒、引车贩浆者投来羡慕和钦佩的目光,往往尊称这些人为“文化人”。

彼时,书信是最重要的联系方式。但由于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不高,不会自己写信,所以才更凸显书写先生的重要性。同时,书信有着严格的称呼、格式的讲究,好的书信就是篇好的文章,其中家书寄托着浓浓的思念,不像如今,虽然文化普及率越来越高,几乎没有文盲了,但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信该怎么写了。

从古到今,有文化的人写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而对于目不识丁的“睁眼瞎”文盲们,写封信要把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自己的想法告诉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却比登天还难。写信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人们相互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彩笺尺素,鸿雁传书,自古以来演绎出不少悲欢离合的人间感情故事。

因为老先生文笔好,态度热情谦和,生意相当不错。说到代写书信的收入,显然不过是蝇头小利。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平信的邮资只有八分钱。代书者写一封信的收取费用视长短而定,扣除信纸信封等成本之后的实际进账,也不过几毛钱。当年生活水平低,菲薄收入便可养家糊口,日子虽清贫,但也到不了断粮挨饿的程度。

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转动,知识普及率越来越高,“手无缚鸡之力”和“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嘲讽词不绝于耳,三教九流里也有了书生的一席之地。老先生代写书信的生意逐渐淡出了日常生活,前来找他写信的人越来越少,桌上那瓶墨水也变得越来越“耐用”。

就这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老先生和他的代写书信行当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时代的大潮中。每次走过中大街,走到老邮电局门口,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老先生躬坐伏案、奋笔疾书的模样。这种最古老最朴实最直接最普通的交流方式逐渐老去,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之中时,我们不得不以这种形式来追思。

如今,人们通过网络就可以联系了,比如手机,能直接对话,能直接面对面沟通,谁还会费心巴力地写信呢。

倒应了老先生那句文绉绉的话:探我行囊,惟有清风明月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