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的风景娘做的那碗芋头汤“小纸条”的故事春之意念鹧鸪天·新春感怀(新韵)早春除夕除夕夜吟拜年贺龙年(新韵)春日浣溪沙·贺春归甲辰新春大拜年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45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2-19

“小纸条”的故事

◇李晓娜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前段时间看《高层秘书》这本书,书中有个关于小卡片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小卡片的主人公是董必武,他是我国功勋卓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应邀派遣大批专家来华帮助我国的经济建设。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67岁高龄的董老决定开始重新学习俄语,并不断巩固英语。为了记单词,他把单词抄录到小卡片上,正面是外语,背面是汉语。十几年后,仅保存下来的董老抄的俄语、英语卡片就有九百多张,抄录的单词有一万多个。这些卡片是他刻苦学习外语的有力见证。看完这个故事,我对董老的学习决心深感佩服。这件事也勾起了我关于“小纸条”的一些回忆。

关于“小纸条”,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父亲和它的故事了。父亲年轻时干过民办老师,后来有一年,镇里有了个考试公办教师的机会,父亲听说后很珍惜。他每天要干农活,于是,他便利用干农活的零碎时间来学习。那些天,每当挎上箩头到河西边的地里去割草的时候,他总要在衣兜里装上写的小纸条,在地里割草累了,他便坐到地头上歇一会。这时,他就从兜里拿出小纸条,看一会、背一会。就这样,他又干活,又学习,慢慢到了考试的时间。在那次考试中,出乎人的意料,父亲的分数名列前茅,身边的很多人都有点不太相信,爸爸自己也有点不敢相信。

每当父亲说起这件事,我都能感受到他心底里的自豪。是啊!大热的天,在一个人影也没有的地里,父亲既要干活,又要学习,最后有了一个好结果,怎不令人感到自豪?母亲也多次无意中提起这个事,我想这也算是我们小家庭的一个转折点吧。也许是从这里开始吧,我隐约有了学习要不怕吃苦这样的念头。

时光变迁,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和他的“小纸条”的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小纸条”的精神却依旧还在。这次,是关于我和它的故事。

前几年,我想参加一个考试。有段时间,周末在家看书、做题时,我的心思总是集中不起来,总感到心烦意乱。突然,我想到了父亲的“小纸条”。于是,我拿起纸,把它们裁剪成了一张一张的小纸条,再把需要背的、记的东西写在了上面。我拿着这些小纸条慢慢走到了河边的玉米地里。地里的玉米一人来高,青葱严密,地头上蓝色、粉色的打碗花伸在石头上,开得灿烂正好。柿子树上红红圆圆的小柿子藏在浓密的叶子里,像是在和人躲迷藏。我走到柿子树下,坐在一个没有路人经过的地方,便开始看起书来。很奇怪,一坐下来,我便心无杂念了,看书效率也高了起来,记忆也深刻了起来。那个暑假,我经常来到这片地里,玉米、青草、打碗花陪伴着我。和父亲同样幸运的是,那次考试我也通过了,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迎来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现在每次回家,走到河边,我似乎还能看到河那边地头上,那个身边放着箩头、低着头聚精会神看手里小纸条的身影,那是父亲的身影。我也似乎能看到河这边玉米地里靠在柿子树上看书的身影,那是我的身影。我似乎还能听到河那边、河这边琅琅的读书声,它们在空中飘荡着。

岁月如梭,我已经很久没用小纸条了。这几年,我有时会把看到的东西成块地抄到笔记本上,但发现只是抄抄而已,真正记忆下来的却没有多少,真是令人遗憾。这些天,我尝试着把抄下来的东西用笔划划重点,但效果还是不好。想起百家讲坛讲师赵玉平说的“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学文不会背,努力算白费。”这样的话,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

看着新制作的一张张的“小纸条”,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光。让过去的它来陪伴以后的我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