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街全部铺上柏油路村民越走心里越敞亮大峪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逐村观摩促提升擦亮“生态宜居星”要闻简报市残联开展成人康复服务工作“回头看”市一院:弘扬中医国粹呵护百姓健康我市粮油副食品价格运行平稳“好儿媳+好公婆”张苗玲:传承好家风赢得众人赞图片新闻简讯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7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16

“好儿媳+好公婆”张苗玲:传承好家风赢得众人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妈,这面汤里掺的有碎鸡蛋,还放有芝麻盐,又香又有营养,我喂你喝,喝了你的身体会更好,明天就是你的96岁大寿,到时候有精神劲,多好!”

说话的是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妈,正弯着腰左手端着一碗面汤,右手舀了一小勺慢慢给坐在椅子上的一位90多岁的老人喂饭。

老人慢慢张开嘴,喝了一口,嘴里说了一声“中”,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这是发生在温泉镇丁庄村一个普通院落的一幕场景。大妈名叫张苗玲,今年60岁了,椅子上坐着的是她的婆婆韩如娃。

“俺妈30多年前的夏天,得了脑溢血,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回来后身体恢复得还不错。10年前,旧病复发,又得了脑梗,开始需要人伺候。6年前,又不小心摔了一跤,左胯骨骨折,生活不能自理,身边更是离不开人专职伺候。”张苗玲说。

张苗玲的丈夫弟兄两个,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后,兄弟两家争着伺候婆婆,在村里成为孝敬老人的模范。“俺哥和嫂子对老人也很孝顺,两家轮着伺候半月,一到时间,哥和嫂子都争着来接老人,街坊邻居都羡慕俺两家。”说到伺候老人的事儿,张苗玲显得很自豪。

“俺为啥对老人好,我觉得受俺婆婆影响很大,孝顺老人的家风从俺婆婆起都树立得很好。俺婆婆那时候嫁到丁庄后,作为孙媳,很孝顺她的爷爷奶奶,一直把两位老人养老送终,在村里都是有名的孝顺媳妇。后来,我嫁到丁庄后,也耳闻目睹了婆婆的孝顺事情。俺公公是村里的能人,在处理邻里关系方面很得体,婆婆性格温和,对我也很好。”张苗玲说到孝敬老人的家风,最看重的是言传身教,“婆婆对我好,我也得对婆婆好,而且对自己的儿媳也要好,这就是人心换人心。”

张苗玲的婆婆随着年龄的增大,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有时清醒有时糊涂。“她脑子清醒时还认识我,还会说简单的话,脑子糊涂时谁也不认识,我给她喂饭,她歪着头不喝,还骂我要害她,这时候我就像哄孩子一样慢慢哄着她一勺一勺给她喂饭。大小便更是需要随时伺候在身边。”

让张苗玲欣慰的是,婆婆虽然生活不能自理,但身体各项指标还算平稳,而且一直保持饭量大的习惯,“俺婆婆年轻时就是大饭量人,现在90多了,每天早晨还能喝一大碗饭,吃两个鸡蛋,再吃一小块馒头,中午汤面条还能喝一碗,晚上又是一碗面汤,还能吃一个软和的蛋黄派。”

老人喜欢吃红烧肉,张苗玲总是隔三岔五给老人从附近的饭店做一些带回来,“有时候出去吃家宴,我总要给她捎回来一些红烧肉,人家做得挺软和。”

不仅对婆婆孝顺,对自己唯一的儿媳也是疼爱有加,“俺当家的十几年来一直身体不好,俺儿子常年在新疆的建设工地工作,下边还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去年儿媳为了照顾这一大家子,也辞去了工作,专门留在家里。所以我知道她也很辛苦的,说实在话,我总是对自己说,对待儿媳要比对自己的亲闺女还要亲。”

“儿媳妇刚来到俺家,刚怀上孕,有一天,她妈妈遭遇车祸突然去世了。那天,我抱着儿媳妇失声痛哭,哭过之后,我就想,孩子那么年轻就没有妈了,我一定要对儿媳好,就当是她的亲妈。从她怀孕到生下孩子,我一直和她睡一张床,时时刻刻照顾她,就从那儿起,我们婆媳之间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张苗玲的言行,也深深地感染着她的儿子、儿媳及孙子、孙女。远在新疆的儿子每次打电话总是叮嘱她,让她照顾好奶奶,别怕花钱。“儿媳每次出去,总不忘给她的奶奶捎些好吃的东西,还经常悄悄给我买好看的衣服。孙子、孙女们放学回家了,也会跑去看看他们的老奶奶。看到一家人这么和睦,四世同堂,我也很知足了。”张苗玲说。

2022年8月,张苗玲被平顶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平顶山市‘乡村光荣榜’好公婆”荣誉称号。

2023年10月12日上午,温泉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杨晓利专程来到张苗玲的家里,为她颁发荣誉牌匾。

佩戴大红花,手拿沉甸甸的牌匾,张苗玲笑意融融,“我们家的生活很一般,但一家人和睦幸福,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感谢政府对我的表彰,我会把这好的家风一直传下去。”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营战

通讯员 梁亚波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