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炎凉揭秘中原方志中形式多样的七夕乞巧游戏美丽半扎佛家虎弟子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4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8-24

揭秘中原方志中形式多样的七夕乞巧游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刘孟博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奉为佳话。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至少在三四千年前,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已经出现,创作于西周的《诗经·小雅·大东》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段文字描述,可能是牛郎织女神话最早的雏形,期间人物形象已隐现其中,呼之欲出,为此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产生,提供了潜在条件。“牵牛”“织女”的人格化,是到两汉时期才演变出来的,汉初《淮南子》中便有“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记载,同时两汉时期还产生了最早的关于牛郎织女形象的绘画和雕刻,比如班固的《西都赋》和张衡的《西京赋》,均记载了设于长安昆明池边的牛郎、织女石像。

七夕节乞巧的来历

汉代是七夕由古代历法的天文点向岁时节俗转变的时期,至魏晋南北朝,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广泛传播和日趋完善,七夕逐渐成为民间普通节日,节俗活动也日臻丰富。通过翻阅现存的典籍资料,不难发现历史上的七夕乞巧活动精彩纷呈,尽管不同的朝代在乞巧活动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差异,但整体而言都表达了古代女性对于提升女红技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期盼。

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洛阳、开封两地,曾长期作为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历代关于七夕节俗描述的杂记、诗歌不胜枚举。中原历史文献中,关于七夕节俗活动的详细记录,最早可溯至北宋,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文人们以纸笔为媒,屡屡描摹和回忆帝京节庆风俗的场景,宋·陆游所撰《跋吕侍讲岁时杂记》曰:“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雕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

北宋·吕希哲的《岁时杂记》、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通过这两部书的介绍,今人可以对宋代开封地区的七夕节俗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绵延好几条大街的七夕乞巧市就已经开张,售卖“水上浮”“谷板”“花瓜”“果实花样”“果食将军”“双头莲”“磨喝乐”等七夕节应之物的商贩随处可见,购买者更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以致车马不通,可以说宋代七夕节是盛况空前的全民节日。

宋代之后,七夕节即呈现出逐渐衰落的趋势,透过清代及民国所修地方志不难发现,中原地区七夕节俗较宋代规模及方式已有缩小和改变,但仍丰富而多彩。迄至近世,尤其是民国以来,以拜织女和乞巧为核心的七夕风俗,则日趋没落。本文通过对中原地区七夕文献的梳理,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七夕节俗,在中原地区的演变及辉煌过去。

种类多样的乞巧游戏

历史上不同时期,在中原各地流行的乞巧游戏也多有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赛巧”,如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的速度快,谁就“得巧”,慢者为“输巧”。种生乞巧也有竞技的成分存在,以所种谷物的出芽率和长势,作为是否“得巧”的评判标准。第二类乞巧游戏为“卜巧”,即用类似占卜的形式,来测验是否“得巧”,较有代表性的为蛛丝卜巧和浮针验巧、浮芽验巧,在比赛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不定因素。

(一)、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之一,始于东汉。东晋·葛洪笔记小说《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至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涌现出大量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七夕上》卷二十六,援引南朝·顾野王《舆地志》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我国三千多年的农耕文明,不仅树立了以农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女子从小便开始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手工制作。七夕是女子们向织女乞巧的日子,她们都渴望有织女那样一双灵巧的双手,于是七夕之夜,手持五彩丝线,向着月光比赛穿针引线,以此来展示自己娴熟的女红技艺。

古代用于七月七乞巧的针,又称“玄针”,这种针的针孔较大,有的还不止一孔,有五孔、七孔、九孔之说。宋·金盈之著《醉翁谈录》卷四《京城风俗记》曰:“夫乞巧楼多以采帛为之,其夜妇女以七孔针于月下穿之,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偏而孔大。”

宋·金盈之对北宋时期开封地区七夕夜穿针乞巧的描述,或许是中原地区关于该习俗最早的记录,后世的地方志,在节俗介绍中,对穿针乞巧的节俗活动,亦多有记载。

康熙三十五年《唐县志·封域·风俗》卷一曰:“七月七日,家治酒看牛郎织女星,妇女每仰望穿针,效乞巧。”

乾隆五年《彰德府志·风土》卷十一曰:“秋七夕,女妇穿针乞巧。”

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风俗》卷二曰:“七夕,穿针乞巧于天帝之女。”

乾隆三十二年《嵩县志·风俗》卷九曰:“七夕,妇女陈瓜果,穿针乞巧。”

乾隆五十四年《偃师县志·风俗》卷五曰:“七月七日,妇女对月穿针乞巧。”

光绪二十五年《嘉获县志·风俗》卷九曰:“七夕,女子陈瓜果祭织女,穿七孔针乞巧。”

民国二十一年《滑县县志·民政·风俗》卷七曰:“《西京杂记》汉宫女七夕穿针乞巧,滑俗向于七夕陈瓜果于中庭,妇女结彩缕金,对月穿针,谓之‘乞巧’。士女翘首云汉,看牛女相会。”

(二)、浮针验巧

浮针验巧,又称“丢巧针”“浮针卜巧”,由穿针乞巧演变而成,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乞巧方式之一。浮针验巧的方式,相对穿针乞巧来说更为简单快捷,只需在阳光下置清水一碗,待水面萌生水膜后,轻轻地将绣针浮于水面,然后观察绣针在水底呈现的影像,即可判断是否求得织女的智巧。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曰:“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如果说穿针乞巧充满了竞技的意味的话,将女红技艺与游戏竞赛结合在一起,因此而得“巧”,颇为“实至名归”。而浮针验巧,则近似占卜,所成景象完全不可控,因此该方式的游戏意味更浓厚些,也难怪少不更事的小女孩会因此而患得患失。

浮针验巧的乞巧方式,清代在中原地区曾较为普遍,各地方志中均有记载,其中以《祥符县志》的记载最详。

乾隆四年《祥符县志·地理·风俗》卷二曰:“七月七日之午,妇女多乞巧。以碗贮水曝烈日中,顷之水膜凝面,举绣针投之则浮,谛视水底针影,有云成物花鸟之影者为上,有成剪刀牙尺之影者为次,谓乞得巧,女伴相贺。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矢则拙矣。幼女尤忌,或至垂涕泣,其母每曲慰之。”

乾隆五十四年《巩县志·风俗》卷六曰:“七夕,具花果,浮针乞巧。”

嘉庆十八年《洛阳县志·风俗》卷二十四曰:“七夕乞巧,是日,妇女置水碗浮绣针,侯其影以分巧拙。夜陈瓜果祀女牛,晨起视有蛛网在上者,为得巧。”

光绪二年《灵宝县志·风俗》卷三曰:“七月七夕,陈瓜果祀天孙,漂针乞巧,名为女节。”

(三)、种生乞巧

种生乞巧,也称“生巧芽”,女子们一般在七月初一日,或再早几日,取绿豆,或豌豆,或小麦在碗中浸润,使其生根发芽。北宋时期,种生乞巧已经在开封地区广泛流行,当时民间还流行这一种七夕应时陈设,提前在小木板上覆土,播下粟米的种子,待长出绿油油的嫩苗后,装饰上茅屋、树木、人物等,做成模仿田园风光的青绿盆景,用以乞巧之时观赏,名曰:“谷板”。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七夕上》卷二十六,援引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曰:“京师每前七夕十日,用水渍菉豆,或菀豆,日一二回易水,芽渐长到五六寸许,其苗能自立,则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长尺许,谓之‘生花盆儿’,亦可以为葅。”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曰:“又以菉豆、小豆、小麦於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於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

通过上述文献的描述,宋代在开封地区流行的种生乞巧方式,似乎更侧重于观赏,随着时光的消逝,这一习俗也发生了变化。通过查阅大量的中原地区清代、民国时期地方志,发现当时河南各地,种生乞巧的节俗还有延续,然而却有所改变。原本的“生花盆儿”“谷板”等观赏性活动,受到浮针验巧的影响,逐渐转变为浮芽观影,可惜各地方志中,对浮芽观影的评判标注,皆语焉不详。

康熙四十七年《孟津县志·风土》卷一曰:“孟秋之七日,女子渍豆于碗,生芽二三寸,曰:‘巧芽’。”

乾隆三十一年《新安县志·风土》卷六曰:“七夕,小女儿于七月朔日,滋生麦谷各豆等芽,至七日取浮水面,迎日视其影,曰:‘乞巧’。”

同治四年《郏县志·舆地·风俗》卷三曰:“七月七日,姻家馈瓜果,以菀豆生芽高尺许,送女氏,夜则浮之水碗以乞巧。”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风土》卷二曰:“七月七日,为巧节,夫妇于月朔,养麦谷七种,是取浮水面,向日观影,谓之巧芽。”

(四)、蛛丝卜巧

古人常将蜘蛛视为吉兆之虫,有“蜘蛛集而百事喜”一说,认为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蜘蛛,往往有着很好的寓意,预示着即将有喜事发生,所以也称蜘蛛为“喜子”或“喜蛛”。《尔雅·释虫》曰:“蠨蛸、长踦。”晋郭璞注:“小鼅鼄长脚者,俗呼为喜子。”

蛛丝卜巧,也称“蛛丝应巧”,该习俗大致兴起于南北朝之时,最早见于南梁·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七夕夜祭祀牛女之时,所陈设的瓜果,如果有蜘蛛当夜在上面结网,便是应验得巧。“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代之后,蛛丝卜巧的乞巧方式,开始在宫中和民间被广泛流行,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盒子中,次日清晨看其结网的疏密来定巧拙。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载《蛛丝才巧》曰:“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中原地区关于蛛丝卜巧的记录,最早见于北宋时期,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曰:“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代之后,此风一直延及至今,其形式基本与历史记载相同,即捉蜘蛛于小盒内结网,和遗瓜果于庭院内,次日看是否有蜘蛛结网其上两种。

嘉庆十八年《洛阳县志·风俗》卷二十四曰:“夜陈瓜果祀女牛,晨起视有蛛网在上者,为得巧。”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风土》卷二曰“夜陈瓜果于庭,晨起视上罩蛛网者,为得巧。”

结语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

建设过程中,传统的节日民俗文化,受多

重因素影响,长期被视为“迷信”与“四

旧”,遭到禁止。七夕节因其独特性,更是

一度被人们所遗忘,各种乞巧活动也呈

现出渐次消失的趋势,走向濒临灭绝的

绝境。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消亡殆尽的传统节俗文化,逐渐不

能满足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大

量的“洋节日”乘虚而入,使得传统节日

文化的恢复举步维艰。2006年5月20日,

随着七夕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等传统节日,一并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消逝已久的

乞巧活动和乞巧游戏,再次进入人们的

视野。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原地区七夕历

史文献的整理归纳,让更多的传统文化

爱好者,了解七夕节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的七夕节俗文

化,能够更好地延续、传

承和弘扬。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