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组诗(两首)三个窝窝头清凉寺的瓷音饭局也疯狂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3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8-14

三个窝窝头

郭汝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逛超市时偶遇彩色小馒头,我提起袋子仔细打量:有黑色高粱面馍、紫色紫薯花卷、杂色豆面馒头,光滑而精致。商家见我感兴趣,连忙推销刚出锅的“金字塔”形窝窝头,热气升腾中,蓦然想起自己与窝窝头那三段往事。

十五年前,奶奶因脑出血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我参加完高考后,守在她身边照顾饮食起居。三伏天里,毒辣的太阳从早到晚挂在天上,晒得绿化带里植物打起了卷,沉闷的热空气笼罩了整栋家属楼,奶奶食欲不振,吃不下东西。我和堂妹一商量,拿出为数不多的零花钱,跑到建业超市,买来四个价格挺贵。我俩一直没舍得尝尝的黑面(高粱面)窝窝。趁热拿回家,敞开袋子正准备送到奶奶手里时,三叔回来了,他劈头盖脸地批评我俩:“看恁俩买的好东西!奶奶从小没啥吃,就靠这高粱面、红薯面充饥,饿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现在生活好了,可不能再让她吃苦,这么苦涩的馍,赶紧扔掉!”我俩悻悻地拿走黑窝窝,递过来了白面馍。黑窝窝头,真的有那么难吃吗?我和堂妹躲在角落,一人分两个,慢慢地咀嚼着,甜丝丝,还挺好吃的,对我们来说它是新奇,是稀有;可对奶奶来说,黑窝窝头,却是苦难,是痛苦的童年。

黑窝窝、黄窝窝,上班之后我还有幸尝到过一次豆渣窝窝。

2012年,初入教坛的我在寄料观上工作,门卫是一对和蔼的老夫妻,老太太年过六旬,花白的头发,胖胖的体型,时常把自己做的美食分享给大家。学校没有教师食堂,我只能打来水在屋子里支起锅灶做饭吃,冬日凛冽,寒风呼呼吹来,我关紧房门,生怕钻进来一丝寒意。冰凉刺骨的水打消了中午做饭的念头,算了,忍一忍,吃包泡面凑合一顿吧。正在这时,看门老太太推开了我的屋门,“闺女,我蒸了一锅萝卜丝豆渣窝窝,你快尝尝!”她热情地递过来两个青绿色大窝窝,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美食,我无从下口,她又舀来蒜汁,让我蘸着吃。辛辣的蒜汁,细细莹绿的萝卜丝,咬一口,满嘴豆香。那天中午,我胃口大开,一下子吃完了两个。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吃豆渣窝窝。第二年,我离开了那所学校,再也没有见到过这种萝卜丝咸窝窝。

咸窝窝,甜窝窝,童年里最喜欢吃的,还是麸皮窝窝。

我从小就特别喜爱一种甜窝窝———麸儿面窝窝(我们小屯人这样称呼),做法大概是这样:倒一把全麦面,捏成面团后,包进去白糖,搁在麦仁粥里煮熟,咬一口,甜丝丝,满口生津。为了吃它,我可没少遭罪!依然是盛夏时光,我在街口玩耍,妈妈刚做好一碗热窝窝粥,盛放在茶几上。我按捺不住肚子里的馋虫,趁妈妈不注意,端起碗往外跑。结果搪瓷碗太烫手,一下子歪到一边,呼啦啦全洒在了右脚上,我痛苦地光着脚朝压水井跑去。那天的麸儿面窝窝,我是伴着疼痛和妈妈的唠叨,哭着吃完的,整个暑假,右脚起了几个大水泡,再也不能满村庄跑着玩。为了安慰我,妈妈天天做糖窝窝给我吃。前两天和妹妹谈起儿时的饭菜,我俩不约而同地怀念起童年那一碗弥漫着麦香,嚼起来筋道弹牙的妈妈牌麸儿面窝窝。

在提倡吃粗粮的年代,美味的窝窝头再一次荣登人们的饭桌,孩子们指着商家手中圆锥样的窝窝头,嚷嚷着要多买几个。拎着满满一大袋窝窝头,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超市,它这一次带给我的,是忆苦思甜,是阖家欢乐,也是新时代新生活的幸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