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浆、点浆、槽压……7月10日上午,在焦村镇魏沟村传统豆腐基地,几个村民正按照各自的分工专注地制作豆腐。
“在巡察组、镇村干部和乡村振兴局领导们的指导和帮助下,今天我们的豆腐坊重新启动生产,以后就可以正常经营了。”豆腐基地承包人孙江涛手捧一块刚做成的豆腐,言语间满是感激。
魏沟村地处汝州与郏县交界处,曾是省定深度贫困村,全村900余口人分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10个自然村。这里山色清秀,山泉水清澈甘甜,勤劳的魏沟人用这里特有的山泉水浸泡土黄豆,采用传统浆点技艺手工制作豆腐已传承了近百年,十里八村自然也小有名气。
前些年村里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规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写生基地,引来大批游客,而村民制作的传统豆腐的名气也随着来往的游客逐渐越传越远。
2020年,村里利用扶贫专项资金筹建了村集体经济项目———传统豆腐基地,改建厂房325平方米,购置豆腐加工设备1套,由村民孙江涛承包经营。
然而,受疫情等影响,村里的豆腐生意时好时坏。市委第八巡察组在巡察走访时了解到,豆腐基地从2021年底闲置至今,村里只收到过一年租金,设备处于停滞状态。
只有产业振兴才能乡村振兴,项目发展事关产业增产增效和群众增收,产业项目必须见效益,群众才能得实惠。巡察组将此作为问题交给乡村振兴局和焦村镇督促进行整改。
秉承巡改一体、同题共答原则,结合豆腐基地实际,市委第八巡察组召集乡村振兴局、焦村镇党委、魏沟村党支部有关负责人,与孙江涛面对面座谈,一起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由于魏沟豆腐使用的是传统点浆技艺,对豆浆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新设备流水线作业,磨好的豆浆经过管道输送到容器的过程中温度就会变低,影响点浆效果,虽然有想法重启项目,但新设备与老传统“不兼容”,再加上技术方面还有些欠缺,这让孙江涛犯了难。
“这不难,只要你有想法继续干,我来给你找技术员。”自家在魏沟也经营有豆腐作坊的村党支部书记孙万许把自己的技术员“派”到豆腐基地,手把手传授技艺。
焦村镇、乡村振兴局也积极想办法找路子,协助孙江涛改造设备、整修厂房、拓展销路。焦村镇党委书记孙延武和分管包片领导多次到村里进行协调,乡村振兴局局长薛文来专程与河南农业大学专家对接,计划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加强豆腐系列产品的制作技术指导,从原材料生产到豆腐制作全部保留“魏沟”味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魏沟村传统豆腐基地又重新启动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又开始在基地劳作起来了。考虑到夏季天热豆腐保质期短,鲜豆腐产品太单一,村里还计划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生产豆干、豆皮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振村民信心。
“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解决问题是巡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整改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看后期成效。”市委第八巡察组组长连宏志表示,将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作用,紧盯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突出问题,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融媒体中心记者刚鑫雨通讯员石丰周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