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时候儿,汝州东有一个庄儿,庄儿上有一家儿人,家里很富裕,有百十亩地,使了三四个长工。可是有钱是有钱,但他家祖祖辈辈都不识字,就跟人家说的那样,斗那么大的字他家里没有人能识半升。这老地主也知道,不识字有很多难处,干好多事都老不方便,所以老地主决心叫他的独生子读书识字,不当睁眼瞎。
有一年,老地主聘请了一个识字人到他家,教他的儿子认字。头一天上学,老师对孩子说:“咱先学好写的字,慢慢再学难写的字吧!”孩子说:“中啊!”
于是,老师就用毛笔在绵纸上画了一笔,对孩子说:“这是个‘一’字,记住了吗?”
孩子一看,心里想着识字也怪简单哩,画一道儿就是一个字,就说:“老师,我记住了。”说完也拿起毛笔往绵纸上画一道儿又一道儿。下学后,他跑到地主跟前,说:“爹,我学会写‘一’了!”说着就给地主画了好多个一。一边画道儿一边说:“这就是!”地主见他挺努力,写得也挺带劲儿,就高兴地拍拍孩子的头,说:“孩子,努力学吧!”
第二天到学校里,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你要好好学,好好写!”
这一回,孩子想着:“这‘二’字虽说比‘一’字多画一道儿,也不是多难写。”就又在绵纸上一回画两道儿,画了半天。一下学又跑到爹跟前,说:“爹呀,我又学会写‘二’了!”又写给地主看,地主越发高兴了,说:“俺孩子真聪明呀!”
到了第三天,老师使毛笔正要往绵纸上写字,这孩子忽然想:“‘一’字是画一道儿,‘二’字是画两道儿,那么今儿肯定该学‘三’字啦,不用说这‘三’字肯定得画三道儿了!”想到这儿,他就对老师说:“老师,你先不要写。我猜着,今儿要学的‘三’字,肯定是画三道儿,对不对?”
老师一听,忙说:“对对对!你这孩子真聪明!”
第四天,孩子就跟地主说:“爹,我不上学了。”地主很不高兴,说:“又咋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会行?”
孩子对地主说:“其实你不知道,这认字很简单哩,我都学成了。眼下不用再麻烦俺老师了,也省得花钱,爹,叫俺老师回去吧。”地主还有点不信,又问他:“你说的是真哩?你小子可别骗您老子呀!”
孩子说:“真的呀!”
见到孩子这么聪明,地主真的就预备了工钱,打发老师回家去了。过了几天,地主想请邻边庄上一个朋友来家喝酒,就一大清早把孩子喊起来,叫他写请帖。
孩子满口答应了:“中,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孩子把笔墨准备好,问地主:“爹,你请的客姓啥?”地主说:“姓万。”
孩子说:“中,那你走吧,我现在就开始写!”
地主看他蛮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干其他活去了。
晌午了,地主回来,还不见他孩子把请帖写好,有点儿着急了,想着:“他这是咋写哩?半天也没写好一张请帖。”等了又等,地主终于等不及了,亲自到孩子房里去催。
谁知道一进门,地主见孩子正愁眉苦脸地在桌子边儿坐着,好几张纸在地下,上面全是黑道道。
地主问:“咋啦?你写这是啥?”孩子拿起一把沾满墨水的木梳,跟地主埋怨说:“你交这个朋友真讨厌,百家姓上那么多姓,他咋偏偏姓万哩?你想想,那得画一万道儿哩!我画了半天,想着还是太慢,就把俺娘的木梳拿来,蘸墨水一回能画二十多道儿。就这从清早起来画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画了不到七千道儿!谁知道这‘万’字这么难写呀!”
来源《汝州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