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遇见鲁迅蚊帐是什么厚重古村伤感·夏天孩子,别哭……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269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5-10

厚重古村

孙建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

这月的一天,我圆了一个梦,从汝瓷之都驱车来到了一个向往的景区。我走过一座石桥,穿过一道大寨门,拾阶而上一处寨墙顶部,顿时,眼前一亮,古貌尽显。恰时,景区一隅雅致气派的大舞台处传来悦耳动听之声:袁桥古村欢迎您!

我兴致勃勃,在寨墙高处边走边看。高处地面高低错落,宽度宽窄不一。阵阵微风吹来,寨门楼檐铃作响,触景生情,把我的思绪一下拉回古代。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迸发,捻军扰乱到登封县境内。为保家园,袁桥十六世袁梦松出资修筑土寨墙,抵御外侵。寨墙依地势而建,采用夹板分层夯土法建造工艺,北高南低,寨墙高、宽均6米,周长750米,呈椭圆形,有“金龟探水”之寓意。东西两个寨门采用石拱券,用榆木大门板加铁皮包裹再锚钉加固,坚不可摧。同治年间,袁桥十七世袁景灿书写“山河”“永固”两块红石雕刻,分别镶嵌于东北和西南寨门上。

随着时代的演变和岁月更迭,过去的土寨墙仅存西寨墙和南寨墙共100米。

2019年春,对古寨墙重新修复。寨墙上有垛口,东南寨门有寨门楼,西寨墙有瞭望塔,建造精美,人称“登封小长城”。

修复后东南寨门“袁桥”两字由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王守常题写。东北寨门“山河”两字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刘传铭教授题写。西南寨门“永固”两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中心主任连辑题写。

一阵阵笑声传来,打断了我的思绪。两群游客兴高采烈,拍照录像留存美好。受其感染,我登上了寨墙上的瞭望塔,整个袁桥古村尽收眼底,清晰可见。我把这一切存储手机,转发旅游群,让更多的人来观袁桥。

我,环视全貌。那古槐树、村史馆、地坑院、私塾学院、红一大地址、避难楼,在古村内依次而建,古韵悠然。

这古朴典雅的景象,吸引我下了“小长城”。

那古槐树,顶天立地600年,依然苍翠。此树胸围3米多,通高有11米,冠幅东西8米,南北10米,覆盖地面积80平方米。时至今日,树身中空,可容一人。

明朝洪武年间,袁桥袁氏一世袁克诚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带领6个儿子、3个女儿和妻子全家11口人迁入此地。为了让世世代代记住袁家,不忘老根,便令子女们种下槐树。现在,大槐树已成为历史的见证。

走进村史馆,用具在眼前。铁犁、铁铲、镰刀、木锨、木耧、木斗、挑担、瓦罐、木轮小车、铡刀、织布机、老纺车、风箱、算盘、轿子等等,生产生活用具样样俱全。这些现在几乎不用的物件,在过去可是实用件,件件都是宝。田间劳作,裁布做衣,存储运输离不了。

看着老物件,想着那过去,每个人的脑海和内心深处定会有最真实的回忆。同时,唤醒和勾起并触动一大部分老年人的记忆。

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是地坑院的景象。我感觉地坑院外地才有,真想不到袁桥古村也有。

大地之下,圆形拱窑,间间相邻,连成一片,冬暖夏凉,避风隔音,被誉为“天然空调,恒温住宅”。住上一晚,美哉乐哉!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名言对联,把我引进了私塾学院里。学院有两排三进四合院组成,是豫西地区典型的一门多处大宅院。此院是清朝十四世袁宗举首办的私塾学堂。在教育自家孩子的同时,还免费让本村和邻村的孩子们来学习。于是,就成为早期的民间私立学校。学院教学严谨,至明清以来到新中国的成立,从这里走出去的教师在登封区域是最多的。

袁宗举,德隆望尊、桃李满天。在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县府赐予他“名重六堂”的匾额。

此处,乃教师和学生应多来之地也!

两面鲜艳的党旗,在一老式宅院门口两边迎风飘扬。正门口的红色条牌告诉我,此处是中共登封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我,迅速端身正意,继而,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了进去,这是一处四合院的大宅子。

1939年2月初,中国共产党登封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大金店袁桥村中共早期党员袁毅家中召开。为了安全,袁毅借其侄子袁玉然结婚送礼为掩护秘密进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5人,代表着全县40多名党员,10个党组织。

会议传达学习了毛泽东主席《论持久战》精神,选举产生了以李仲敏为县委书记的第一届中共登封县委,并着手在登封白栗坪、徐庄孙桥筹备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为豫西抗日战争提前奠定了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

这正是:播火传薪先贤已把党旗插嵩岳,抚今追昔后辈又将辉煌写颍滨。

从此后:巍巍嵩岳高扬赤旗,滚滚颍河频报捷音。

众做到:守初心紧步先贤酬壮志,担使命高擎赤帜绘宏图。

登封红一大精神,必将会不断发扬光大、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在登封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三排四进四合院东路第三进院落,有一座避难楼,坐北面南,面阔三间,长10.4米,宽5.4米,通高15米左右。共三层,砖木结构。

明末时期,社会动荡,匪患滋扰,为了保家卫民,守一方平安,文思院太史袁桥村第七世袁国臣出资修建了此楼。

这楼的主要用途就是躲避匪患。平时,主人会邀请一些朋友雅士登高望远,品茶吟诗。此楼是中原地区唯一的一座专门用于避难的碉楼,距今约有440年的历史,是这里最古老的建筑。

避难楼,至今保存良好。它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人文历史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在避难楼的里面,还有配套的地道通向村外。地道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地道入口位于袁毅家中路院第三进院上房东北角,有衣柜作掩护。地道与避难楼一层东南角的地道口互通,人进入后,向南走,向西,再往南通到南寨墙外面。在动乱年代,地道为袁桥人躲避灾祸立下了汗马之劳。

现在的地道修复后,全部是青砖拱券,两侧安装有照明用的仿马灯,地道总长300多米,里边气流通畅,舒适宜人。如今,已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200年古寨墙,600年古槐树,50米长村史馆,8米入地的地坑院,100年私塾学院,80多年红一大会址,400多年避难楼,300多米地道。这些,就像一条条时光的长廊,历经岁月,诉说沧桑,镌刻古今。它们又似一座座经历丰富的雕像,站立袁桥,历经世事,呈现给人们一个个生动且厚重的景象。

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东2公里处,就是景象呈现之地:袁桥古村。

阡陌纵横村史永存,古木参天老屋杂陈。嗨,一个不赖的地方!

青砖黛瓦呈古韵,街巷意深留世人。嘿,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厚重古村,古村袁桥,中原古村落,名副其实,魅力无限!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