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冬:砥砺前行献韶华用心守护检察蓝朱高宗:交易窗口的担当强素质勤服务王振芳:汝瓷新韵振芳声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21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2-14

王振芳:汝瓷新韵振芳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澹澹天青,承载着千年悠悠古韵;峨峨汝瓷,焕发出千载勃勃生机。

创新是一把钥匙,传承是一座宝藏,一打开,就波光潋滟,雨过天青。

在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芳的认知里,传承是一种担当,没有创新的传承是无根之水,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无根浮萍。

“制作汝瓷,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科技、艺术、哲学等元素,还要植入新的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汝瓷有机结合、有效统一,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有机载体。”

汝瓷之美,在于瓷土细腻柔润,使器之坯体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之美,在于其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的釉色效果,把自然造化中无处言表的极简之美以诗意般的朦胧意境尽然呈现。

创新传承浴火时,汝瓷新韵振芳声。1986年,高中毕业的王振芳毅然报名进入了又苦又累、天天与泥水打交道的工艺美术陶瓷厂工作,这一“走”,就是36年。

素面朝天,与泥共舞,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汗水湿透衣衫,双手布满老茧,练就了她坚韧顽强地意志。1997年,她与同样痴迷汝瓷的丈夫范随州共同创立了弘宝汝瓷工作室,2000年成立了河南弘宝汝瓷坊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在创作过程中,王振芳将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人生感悟融入作品中,创作出了灵动独特又饱含哲理的艺术作品,受到了各界人士一致好评。她直接参与研发的专利技术成果达100余项,其中“汝瓷包装容器防渗漏釉料、釉浆及其制备方法”“玉质汝瓷及制备方法”“一种彩绘汝瓷的烧制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汝瓷浮雕画”“贴字贴画汝瓷”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中华和瓶”“全球福”等100余项获外观设计专利。

30多年来,为了实现传承弘扬汝瓷文化的梦想,她历经无数坎坷与艰辛。凭着坚韧与执着,凭着激情与信念,她带领弘宝汝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逐步成长为集汝瓷烧制技艺传承、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展示交流、研学实践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科技型企业,其系列产品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注册商标“弘宝斋”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和“河南老字号”。她个人被《国际日报》《亚洲时报》《欧洲时报》等媒体誉为“瓷坛女杰”。

正如汝窑瓷器经历了浴火新生,王振芳也迎来了创业路上的凤凰涅槃。30多年的磨砺,使她在汝瓷文化研究方面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面对汝瓷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她把目光转向了汝瓷文化的传承:建设全国艺术陶瓷界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汝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王振芳将眼光跳出了传徒授艺的圈子,把更多的精力投放至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课堂。她成立了河南省汝瓷界首家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先后为300余批3万余人次中小学生进行了汝瓷非遗技艺科普教育。新东方、北京市红英小学、郑州花季雨季等学校、培训机构和汝州及周边地市中小学校慕名组织师生多次到弘宝汝瓷开展非遗研学科普教育活动。她受聘担任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和河南科技学院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还与多个中小学共建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汝瓷文化进校园活动。

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王振芳,在对釉色、器型的把握上,通过捕捉时代文化、社会题材元素,融入作品的创作中,让传统技艺在符合当下的时代题材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她看来,“做汝瓷就是做文化,真正的大师级艺术家必须有文化,有文化才能创造出有内涵的作品。”为此,她见解独到,她更愿把“传承”说成是“承传”,因为传承强调了前人的“传”,而“承传”则强调今人在祖国优秀文化的发展中的“承传而启后”的作用,强调了今人的责任意识。

她,不仅是一个陶瓷艺术家,更像是一个“陶瓷思想者”。

一念天青,寂寞穿行。路在脚下,往前走,穿过去,得见窑火,得见那蓝色的精灵。如今的王振芳,正在用心血和汗水,在汝瓷上抒写着蓝天白云的明亮色彩,在汝瓷的历史时空里驰骋前路,无惧无畏,铿锵前行。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