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下镇涂氏家族的唢呐史话私塾先生写碑文拉坯不止是一门技术(二)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悦读·经典润人生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02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1-09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之九:

朱柏庐的《朱子家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作者】朱柏庐(1627年—1698年),名用纯,字致一,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因敬仰晋人王裒“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等。

【故事】清顺治二年(1645年),朱柏庐的父亲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侍奉老母,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他始终未入仕,一生教授乡里,向学者授以小学、《近思录》等,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他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平生精神宁谧,严于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他与顾炎武坚辞不应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所著《朱子家训》是其代表作,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圈点】《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张坤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