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铸就青春年华,用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在我市2023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广大汝州籍大学生积极参与了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寒假马上结束,在即将返回学校前夕,大学生们就“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谈了自己的感悟,他们纷纷表示,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收益良多、进步很大,既度过了一个充实有趣的假期,也留下了珍贵的青春纪念。
杨楼镇的赵婷婷是来自许昌学院的一名大二在读学生。寒假回到家中完成后续的网课学习任务之后,她便参与到“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主要工作是“学业帮扶”。在工作中,她通过腾讯会议辅导两个学生的数学学科,为学生讲解课上还有疑问的知识点,并针对期末考试题型进行了专项加强。虽然每天辅导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始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减少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力争让学生在期末考试以及未来的学习中更加轻松。短短的“学业帮扶”活动结束了,赵婷婷感慨万千,“正是这次的‘返家乡’社会实践,让我的寒假生活不再那么单调,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学业帮扶还提高了我对于教师工作的兴趣,使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我要在未来为农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我要更加努力,坚持不懈。”
“真的很荣幸能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因为参与活动可以学到知识还能了解新鲜的事物,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以后的路还很长,不能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向前。”风穴路街道大学生鲁世鹏告诉记者,他今年寒假参与了风穴路街道张鲁庄社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社区相关数据的调查与整理工作。在对每一位居民信息的完善过程中,他不仅了解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在工作岗位上忘我投入的那份热情。他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够参与返乡实践活动,既是对自身学识的检验,也是对自我认识的补充与提升,可以说意义深远。
庙下镇大学生陈志鹏在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看望村里的低保、五保孤寡老人,帮他们充气、打水、交话费、打扫卫生、取药等。春节期间,村里各家各户垃圾很多,有时运输车辆拉不过来,他便利用自家的农用三轮车帮助转运垃圾,任劳任怨,为村里亮化、美化贡献一分力量,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陈志鹏告诉记者,庙下镇文寨村紧邻汝河,经常有小孩去河边玩,也有村民在河边放牧或在河道中间田间作业,安全存在隐患。放假期间,他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去河边巡逻,劝返游玩小孩。遇恶劣天气,更是全天候劝返河边放牧人员。“趁着假期,能够积极组织并参与公益活动,从而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一点绵薄之力,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更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我相信汝州会因为我们所作出的一点点努力变得更文明、更和谐、更美好。”谈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陈志鹏由衷地说。
“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给我们长期处于校园的学生提供了走进社会、深入社会的机会,更让我们在志愿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这是温泉镇大学生连艳娜的感悟。放假回来后,连艳娜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温泉镇大学生志愿活动。她与其他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举办了“关爱青少年,为贫困学生送温暖”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几名志愿者向孩子们送去温暖,陪孩子们一起阅读书刊、做游戏,并给孩子们发放了爱心礼包。除此之外,为配合我市打造文旅城市示范点的工作,她还参与了温泉镇有关文旅消费资料的整理工作。在不断查找资料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魅力和变化。
为了有一个更加充实的假期,洗耳河街道大学生张延红积极报名了家乡的“向基层报道”活动,来到了洗耳河街道西大社区,协同各位基层前辈一起处理社区基层的各种问题。在工作期间,她首先做的便是帮助整理归纳组建五星党支部的各种工作资料。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她充分感受到了基层党组织成员的艰辛:如何灵活地为群众处理矛盾,如何安排好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如何高效地处理上级派发的各种任务……随着一个又一个资料被归纳整理好,她也充分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满足。“除了整理资料,我也跟着前辈们一起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与人交流的艺术,增强了口头表述能力,真正地走出课堂,同时也了解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以便于更好地完善自我,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很有启发和帮助的。”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浩然
通讯员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