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通讯员牛向涛)眼下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走进位于临汝镇郝寨村西侧的育种试验田,只见一行行成熟的玉米穗套着红色的塑料袋,有的玉米包被剥开大半,露出黄澄澄的玉米穗,每个玉米穗的旁边都悬挂着带编号的纸条。
“我们这个试验田是北京总公司在河南设立的育种试验站,在临汝镇有两块,总共80亩,里面试验种植了3000多个育种品种。”试验站负责人、育种专家胡振卿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试验站是北京新实泓丰种业有限公司2015年在河南省设立的育种试验基地。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生产、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企业,在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设立品种测试点14个,测试国内外玉米组合近200个,在甘肃省武威市建成8000亩的制种基地和加工基地。
“这两块地的土壤、气候、水利条件等适合搞玉米育种试验,试验田7年来累计投入科研资金100多万元”,胡振卿说,从事玉米育种是一项耐得住寂寞的长期性科研工作,一个玉米新品种从试验到通过国家审批,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研发过程,而且投入成本很大,“为了掌握第一手准确的实验数据,80亩的试验田不能采用机播,必须拿尺子一行一行量着株距和行距,用人工播种的方法进行,所以人工投入量很大。特别是核心试验区,在玉米授粉期间,就靠我们两个技术员一棵一棵人工授粉。在玉米生长的3个多月时间内,我们每天都要深入田间观测玉米的生长变化周期、墒情、肥力等,掌握最真实的数据。”
在玉米结穗以后,试验田的两位育种专家更是不分昼夜“泡”在试验田里,从玉米的株高、穗位、粒色、抗病性到收获的百粒重等,精种精收、精准观测、精准计算,为将来的预审、制种奠定坚实基础。“我们现在育种3000多个品种,将来真正通过审批的有一个就很不错了”,胡振卿感慨地说道。
11年来,正是靠着像临汝镇这样的试验站一线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北京新实泓丰种业有限公司先后培育出泓丰616、泓丰656、泓丰818等多个玉米新品种。
“搞育种试验,就像赌博一样,弄不好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试验,最后连一个品种也培育不出来,花费的几百万元的代价就打了水漂。正是这种不怕重重困难、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的精神,才磨砺了育种人的坚强意志。”胡振卿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