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美有两种:发现之美,自身之美。汝瓷之美,二者兼顾。
“美,潜伏于每个人的生命当中。”而汝瓷的美,不仅潜伏在天青釉色中,而且潜伏在优雅气质中。
“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世人皆知宋徽宗爱汝瓷,爱到痴狂的境地,他对汝瓷的狂热追捧和贴身把玩,也让宫廷内流转汝瓷较为常见。不仅朝堂的官僚之间用汝瓷以行贿、攀比、觐见等,宋朝的学士也常常以拥有汝瓷为炫耀。在此背景下,宋朝则成为陶瓷文化蓬勃发展的朝代,因此汝瓷文化在北宋文化中独树一帜,空前绝后。
由于汝瓷的高调出场,一出道即巅峰,妥妥的瓷生赢家。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在北宋,从开创到走上顶峰,汝瓷只不过有短短二十年的时间,而徽宗在位时间也仅仅不超过二十五年,就是这二十五年,汝瓷在宋徽宗推动下,走上了瓷器的顶峰。
但是,随着“靖康之役”的败落,汝瓷也伴随着风雨飘摇的大宋朝,消失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到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直到今天,传世的汝瓷不足百件,成为千古绝唱。
“定州白恶(垩)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汝瓷的“脑残粉”乾隆皇帝,对汝瓷喜爱到了极致。他不仅收藏了大量的汝瓷物件,而且还御笔为汝瓷题字题诗。现藏于台北故宫的二十一件汝瓷中,就有十三件题刻了乾隆的诗词。
岁月沧桑巨变,江山几度浮沉。遥想当年,这些汝瓷陈设在德寿宫,日夜陪伴着至尊无上的君王,荣耀风光而又尊贵。然而,乾隆皇帝也是情商很高的人,他借景抒情,忆起宋徽宗被掳掠羁留五国城那段历经磨难和辛酸的屈辱历史,抒发了对前朝往事的感慨和思考。
汝瓷的釉色虽然单调,可她的却美不直白,她的美就像躲在面纱之后,还有千重万重。
“天青色在等雨,而我在等你。”一个“青”字,点破汝窑的第一层美———釉色。
“汝、官、哥、钧、定”,在五大名窑中,唯有汝窑主烧青瓷,唯有汝瓷以釉色取胜。
“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婉世称宝”,这两句形容汝瓷的美绝不为过。她的造型古朴大方,端庄凝练,形神兼备,清雅肃静;她的釉色如碧峰翠色,晶莹明丽,土质细润,坯坚细腻,釉药浑厚,清澈温润,和谐完美。
汝瓷的美,很素、很简单。但这终归是表层的美。
“气韵生动”,则是她那份内敛优雅的美。这种美,不仅让徽宗痴迷,还让汝瓷有了超越其他任何瓷器的独特艺术魅力,成为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汝瓷的制作工艺精细,用料考究,配方独特,烧制的技艺高超。这些词语的描绘,正是汝瓷特色的真实写照。
追求极致纯粹的色彩似乎有点累,所以宋人不仅转而增添了造型,还丰富了色彩,使得青色的宁谧温和亦兼具天蓝色的高远冷艳,非常符合宋代人的思想追求和审美情趣。但是,这样的追求很艰难,很漫长,从北宋到如今,从时间到空间,绵延了近千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汝瓷之美,恍若一幅水墨画,釉色淡雅,器型凝练,清丽出尘,类冰似玉,无画处皆为妙境。
其开片之声如天籁之美,空灵澄澈。其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非常明显的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釉中多布星光,如晨日出海,似雨过天晴。
平易而隽永、淡泊而含蓄,以最简洁的外观诠释最独特的美。汝瓷之美,名副其实。独特的釉色、烧造技术的突破……不仅让后来的汝瓷发扬光大,也赋予其当之无愧、表里如一的深刻内涵。如今,各种釉色的瓷器随处可见,但是无论釉色怎样变化,汝瓷都是最为独特的存在,仿若深藏在瓷器中的一泓碧水,如清潭碧波,如月色微凉,如山水空濛,如晴雨初霁,藏进了千年风雅,皇室美学,文人清韵,包罗万象,尽在其中。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汝瓷,这天青色的绝代器物,八百多年前,如惊鸿一般泠然出世,短短二十载,又如潜龙一般悄然遁世。八百多年后,脱胎换骨重返人间,皆因希望未凋,相生缘起,传之后世,绵绵不息。
“似玉非玉胜似玉,宛如蝉翼般。盛世中华常惜玉,美了人心美了江山。”凝望汝瓷,就像凝望白月光。从感受她的美开始,想象她如何华丽诞生开始,也许是手在瓷胎上的一捏,刀在瓷器上的一落,釉色在窑火里的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