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门就到了游园,小游园内既能欣赏花花草草,又可以游览法治文化长廊,了解一些法律常识,还可以在这里谈谈心、锻炼身体……”这种寓教于乐又能休闲放松的惬意生活,是附近居民每天傍晚散步的好去处。“法治文化长廊”位于云禅大道与广成东路交界处西北角。记者来到这里,一股浓浓的法治气息扑面而来,固定宣传板、大大小小法治内容石块和标识牌,包含了“法治、平安”等主要内容,把法治宣传更多、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这是我市自2016年自“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全民普法守法,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最好体现。
近日,在我市召开的“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上,公布了全市开展学习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我市将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专题法治培训和法治工作队伍系统学习培训,推动领导干部当好“带头人”、法治工作队伍当好“排头兵”,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突出抓好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抓好民法典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抓好党内法规学习宣传,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引导党员干部既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又严格遵守党章党规。
紧扣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的法律法规。针对防范非法集资、打击电信诈骗和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社会关心关注的焦点开展宣传,以更加优质、更加及时的普法“供给”帮助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力量。
深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家庭教育体系,分层分类、有重点地持续推进。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推动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全面覆盖,充分挖掘家风家教、家规家训中的法治内涵,让法治观念在每一个家庭深深扎根。整合全市各类法治宣传资源,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平台延伸触角、扩大影响,形成资源共享、载体联动、立体传播、全域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
营造我市法治文化浓厚氛围,深入挖掘我市文化资源中的法治元素,积极推动法治文化与曲艺文化、戏曲文化、陶瓷文化等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汝州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加强乡村法治游园、法治微景观、法治长廊建设,让法治宣传更多、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让法治元素融入公园、广场建设,加快建设法治主题公园、广场,努力打造一批高品质、区域性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厚植法治底蕴。
健全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全社会讲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用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思潮、凝聚共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健全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推进法治、自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实施“法律明白人”“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让法治精神进村入户到人。
融媒体中心记者牛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