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釉荷叶口瓶(图片来源网络)
汝州市地处中原腹地,文化积淀深厚,是历代郡州治所,长期为豫西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境内史前遗址和名胜古迹棋布星陈,地下、地上文物资源丰富,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彪炳于华夏文明史册。出土文物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浓缩,是对地方厚重文化的充分展示,汝州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明确记录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不胜枚举。因为市内目前还没有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进行陈列展览,多数文物存放于上级博物馆中。
1959年9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骑岭乡大张遗址发掘出土,石铲、石凿、石斧、彩陶高领罐,深腹罐形陶翚,双腹盆等文物800件,现存于省博物馆。1972年,洛阳市博物馆在煤山遗址发掘出土,石斧、石凿、石刀、篮纹罐形鼎、大口尊、陶甑、高领罐等文物150件,现存于洛阳市博物馆。197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煤山遗址发掘出土,石刀、蚌刀、骨镞、篮纹罐形鼎、方格形深腹罐、鬲、圈足盘、大口尊、开槽盆等文物近500件,存于北京古研究所。
天蓝釉荷叶口瓶是汝州人民熟悉又陌生的出土文物珍品之一,称其熟悉,是因它以优美的造型,于1992年10月11日,作为汝瓷的代表器,复制陈设于汝州市标之上,由此该瓶也被称作“市标瓶”,并广为人知。说到陌生,则是该瓶当时共出土一对,一件现藏于汝瓷博物馆,一件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1976年,纸坊公社赵西大队在村南搞农田水利建设开挖水渠时,意外在地下发现了2个“大瓷瓶”,社员们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挖出后,将其送到了大队部保管。时隔2年后的一天,纸坊公社赵落中学美术老师韩银安去大队部办事,无意间发现了这对“大瓷瓶”。韩老师觉得这样大尺寸的瓷瓶很少见,应该比较珍贵,于是就嘱咐赵西大队干部一定要小心保管好。此后不久,他很快联系到了时任临汝县文化馆馆长张久益,向其详细讲述了这对汝瓷瓶的外观和发现经过。张久益听后十分惊喜,立刻赶到赵西大队部实地察看这对瓷瓶。当时,瓷瓶就摆放在该大队部的办公桌上,张馆长准备了毛主席著作和白手套作为奖励,慰问和酬谢了大队干部后,就安全地将这对瓷瓶运回,存放在临汝县文化馆。荷叶口瓶器物体形硕大,又成对出土,保存完好无损,实属罕见,很快得到了临汝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上报河南省文物局,经过文物专家鉴定,定名为“元代临汝窑天蓝釉荷叶口瓶”,并核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后,天蓝釉荷叶口瓶被存入1985年成立的汝瓷博物馆内进行展览,1997年河南博物院落成,较完整的一件被上调至该院珍藏,另一件留存汝瓷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天蓝釉荷叶口瓶高64.2厘米,口径19.1厘米,底径21.2厘米。侈口卷沿,束颈,鼓腹呈瓜棱形、喇叭状足。大瓶口沿由六片向外翻卷下垂的荷叶组成,每片叶子中下部凸出一个釉珠,似欲滴的甘露。腹呈六棱状,腹下与圈足相连处饰凸弦纹。胎质较坚密、呈灰白色,胎体厚重而不笨拙,系手拉坯分节制成。器物内外及足心施天蓝釉,釉汁润泽,釉面有橘皮、棕眼及开片。
天蓝釉荷叶口瓶采用刻划、堆塑、印贴、模托等工艺技法制作,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既具宋代文人雅士儒雅如玉的风韵,也有元代草原雄鹰粗犷矫健的雄姿,充满着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是雅俗共赏的汝窑珍品。同时,这也是汝窑器一件巨作,突破了汝瓷形制的惯例。
汝瓷在历史上有“汝不盈尺”的说法,也就是说,受传统工艺和烧制技术的影响,汝瓷很难烧制出1尺以上的器物,主要原因在于其烧制过程中存在有许多难以克服诸如制坯、上釉、烧制等技术难题。而元代临汝窑天蓝釉荷叶口瓶的出土,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汝瓷最初的、传统的认识。该文物的出土,增加了汝州市和汝瓷的知名度,对研究金元时期汝瓷的发展及汝瓷烧制工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