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文学人物———王洙打造非遗的星辰大海张文崇国画作品赏析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11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23

汝州文学人物———王洙

陈建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古代,虽然汝州人对在本州任职的颇有政声的官员,往往立祠以垂永久,但一人入数祠的情况实不多见,而明代的王洙就是一个,不但州城东关专门为他立有王公祠,文庙内所立名宦祠有他的一席之位,而且郏县所立三公祠中,王洙也被列为“三公”(巡抚原杰、巡道王洙、乡贤滕昭)之一。

王洙何许人也,竟得汝州人如此青睐?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编纂的《汝州全志》中记载:“王洙,浙江临海人,嘉靖间分巡兵备道。抚驭有方,恩威并著。本州原隶南阳,自郡司马滕公抗疏改直隶,后南阳奏争不已,赖公力争,仍属直隶,官民至今德之。”由此可知其中端底。

王洙,明浙江临海人,字崇教,号一江,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嘉靖六年(1527年)二月至嘉靖八年(1529年)十月,以河南按察司副使赴汝州,任分巡兼河南兵备道道员。

这兵备道是什么衙门呢?它原是明代创设的一项监察地方的管理机构,各省按察司把本省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称为“道”)设立分支机构,称作分巡兼兵备道。

嘉靖初,河南按察司将全省按区域划分为汝南、河南、河北、睢陈、颍州5个道,分别设分巡兼兵备道,负责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

嘉靖三年(1524年),分巡河南兼兵备道在汝州成立,署衙建在汝州城内,辖一府(河南府)、二州(汝州、陕州)、三卫(河南卫、洛阳中护卫、弘农卫,洛阳中护卫撤销后改为汝州卫)、三所(嵩县、永宁、卢氏守御千百户所)及17个县、16个巡检司。

王洙作为第二任道员到汝州任职后,政绩卓然,真正是“抚驭有方,恩威并著”。最使汝州及各辖县人民难以忘怀的是,他力争汝州保住直隶州地位一事。

那是嘉靖七年(1528年),南阳府通判到汝州,言说汝州本来就是南阳府的旧属,他们已经呈疏上台,上边已同意复议此事。此举使汝州官民莫名惊愕,“嗷嗷起讟怨”。恰遇分巡河南兼兵备道巡道王洙出州巡视,四县官民义愤填膺,联合具状拦道陈情,从四个方面陈述汝州不可废除直隶规格,致使车子无法前行。王洙见状,急忙向上台打报告,反复述说道理,最终没有使南阳府通判得逞,汝州仍然直隶河南布政使司。王洙此举,遂使他成为汝州官民心中的一座无形的丰碑。

王洙调离汝州后,升任行人司司副,后又任广东布政使司左参议。他不仅为官政绩斐然,在学术、文化、文学诸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对元代所修《宋史》深为不满,花了16年时间重修宋史,煌煌百卷,取名《宋史质》,成为后人研究宋史的一部十分珍贵的文献。其文学素养更是非同一般,在汝州任职期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

在汝州期间,王洙公务之余,喜踏访名胜古迹,对汝州近郊的风穴寺则尤为钟爱,经常往游。他的五律《夜宿僧房》写道:

若论风穴胜,应在少林前。

叠嶂云千树,平桥月半川。

亭新开紫烟,洞古接青天。

几度登临后,栖迟白昼眠。

他的《游风穴寺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出郭,遥见荟柏苍郁,风回涛震,如幡、如盖、如袈裟飘带者,无虑百数千章。入山里许,则石涧环山而下,浮烟旋,碧如玉带,然惜流水易涸也。一江子令僧人之好事者,仿闸河为大闸,以畜止之。涧上建桥,桥上建亭,以便往来游息。西亭为坊,一江子榜曰玉带桥。视苏公所留,殆亦天人之别耳。环桥夹涧,皆禅居丹洞,招提聚族其间,或老或少,或坐或立,或游或定,如罗汉五百身然,莫能尽状。”

“……皆陡崖绝壑,稍宽处有亭,下与浮图齐尖,云烟匼匝,曰翠岚亭。循崖再上数十步,有亭峭如,旧名望州,在川谭子更之曰观风,一江子复加之曲栏横槛,以便俯瞰。上有观风亭碑,乃崆峒山人李子所撰也。崖下有石泉方丈,深可五六尺,旱不加沉,涝不加溢,绀寒甘洌,可敌惠山之二泉。泉傍,复凿石为螭头,以泄余溜。覆泉有亭,一江子稍加充拓,名之曰涟漪亭。前有斜桥,南通鸟道。桥侧有古青杨树一株,长藤缠附其上,花叶蔽日,青翠滴衣,盖坐此则虽六月而风霜之气森如也。一江子时或照影池中,习静石上,飘飘然有驾青鸾、骖白螭之想。亭后为老昙所巢,多云气出没,一江子名之曰半云。尽东头,则青山流水狭处,一江子为置独水小桥,以接曲径岩崖。近南,复有高丘丈许,为置茅庵,内仅容三四人,名之曰无心处,摘吴彦章《青玉案》词也,坐览者当自得之。”

从文中可知,王洙在汝州期间对风穴寺景迹的完善,多有创制之功,寺内玉带桥、翠岚亭、涟漪亭、半云巢、无心处等景迹都是他修建和命名的。不仅如此,他还对这些景点多有题咏。

七律《观风亭》:

千里冈峦古豫州,

观风亭在白云陬。

崆峒西去数峰尽,

河洛东来一线浮。

日落远村桑柘合,

钟鸣灵籁竹松幽。

凭谁为问甘棠树,

近在嵩山汝水头。

七律《无心处》:

谁从沙界了尘缘,

一把茅庵万壑烟。

路接断桥通碧树,

云封白石护寒泉。

蟠龙不动僧长定,

害马才消意自玄。

役役不知春已暮,

白头圆觉是何年?

七绝《半云巢》二首:

丹洞花飞野日残,

白云狼藉水潺潺。

我来付与瞿昙管,

一半松巢一半山。

青山缺处白云阿,

细霭长烟护碧萝。

一个老僧消不尽,

半随野客到吟窝。

有时,他陪好友同游风穴寺,赏景吃酒,好不痛快。请看他的七律《尹虚舟、王洛东同饮风穴》:

雨过尘消汝海清,

两公一扣佛园澄。

春深共喜麦秋至,

风静时占花信晴。

空翠诸天龙象落,

雪霜四月衣裳生。

苍苔白石坐如意,

谩看游丝满引觥。

位于汝州城内的省按察司分巡河南兵备道衙门东隔壁,有一块闲地,面积一亩左右。王洙用一周时间,在彼处修建一座亭子,自命名为秋亭。并撰写散文《秋亭记》一篇,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文中写道:

“……一江子公余退食坐卧唯意时,重门昼鐍,铃铎夜警,人与亭寂,亭与景寂,上者唯日天,中者唯图史,四外唯草木鸦雀。往来其间者,唯一江子,唯二三童子。兹亭也,檐虚宜风,风飒斯爽;窗白宜月,月浸斯寒;地靓宜鹤,鹤鸣宜闻。一江子者,乐观天放,庶几樱宁;肃肃以趋,渊渊以居;休宾谢交,堕形吊影;沉以思,倦以憩,俯仰以视,飘乎若驾扁舟、系寒渚、听风雨声于潇湘洞庭之上也。……”

在王洙到汝州任职的第二年(1528年),他考虑到死于汝州的颜真卿和身为汝颍人的颍考叔,分别堪为代表“忠”“孝”的两面旗帜,就“择地为祠,以合祀二公”,命名为忠孝祠。在《忠孝祠记》最后一段,他感慨万端,奋笔写道:

“……呜呼!为汝人者,尚其念诸!盖使夫人而知为考叔也,则凡有母如姜、有弟如段者,皆可以孝矣,况乎其不为姜者哉!使夫人而知为鲁公也,则凡有君如唐、有相如杞者,皆可以忠矣,况乎其不为唐者哉!兹祠也,固忠孝之风之所竖也。则岁时展敬,始终继志,毋忘永永者,容非后予者之责也。呜呼!为汝官者,尚其念诸!”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