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临汝县抗日县政府(下)汝州最早的红军战士阎占彪安沟水库风光哑巴潭找寻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10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13

汝州最早的红军战士阎占彪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阎占彪,男,汉族,1909年3月生,汝州市纸坊镇牛王寨村人。中共党员,1932年参加革命,曾任红一方面军第一游击大队大队长等职,是汝州最早的红军战士。

阎占彪3岁时,父亲阎东成被恶霸地主丁太志杀害,其母连同他兄弟2人,也被丁太志卖给郏县山头赵村。在继父家中,兄弟俩常遭虐待。10岁那年,他随其兄阎亭返回汝州原籍,靠哥哥给地主扛活艰辛度日。

1927年,阎占彪因生活所迫离家出走,跑到灵宝县后自谋生路。因谋生无门,乘车返回,在车上因他熟睡误车被拉到了南京。下车后人地两生,举目无亲,他无目的地又扒上货船糊里糊涂坐到九江。上岸后,见到有火车,随即又爬上去,到了南昌。在南昌,沿街乞讨,到处流浪。

1928年3月,他流浪到了苏区,被儿童团误认为奸细,戴上手铐脚镣,送到瑞金苏维埃政府。当他详尽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后,苏维埃政府非常同情他,让他到红四方面军去当兵。因其营养不良,骨瘦如柴,个子又小,被安排到医院当看护,后调到红一方面军游击大队当战士。由于他能吃苦耐劳,作战勇敢,被逐步提升为班长、排长、连长、游击大队长。

1929年,国民党对苏区实行经济封锁,物资极端缺乏,物价猛涨,1斤食盐要16块银圆。摆在红军面前的任务是克服困难,保存革命实力。这时,上级交给游击大队的任务是骚扰敌人、牵制敌人,筹措物资支援部队。阎占彪带领这支游击武装,神出鬼没地活跃在江西、福建一带,打击反动地主武装民团保安团,对国民党部队开展游击战。白天战士们化装进行侦察,晚上袭击资本家的商店、地主的仓库,把缴获的枪支弹药、粮食、布匹、食盐等军用物资交给苏维埃政府,支援红军部队。

1930年春,阎占彪带领游击大队奉命进攻福建沙县县城,与国民党驻军路进邦(军阀)部队进行了激烈战斗。战斗中,阎占彪身先士卒爬上城墙,用手榴弹炸掉敌人据守的城楼,不料被敌人射中左腿,鲜血直流。他忍着剧痛,坚持战斗,直至部队攻克沙县县城。残敌狼狈逃窜,他和战友们缴获了敌人大批粮食和枪支弹药,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1934年10月,阎占彪所带的红军游击大队,跟随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阎占彪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翻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海拔4930米的夹金山(又叫大雪山)时,他和游击队的战士,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用树枝探路,扶人拉马,同大风雪展开搏斗。一天,游击队有个小战士一不小心滑进了雪窟中,阎占彪奋不顾身,把这个小战士拉了出来,使其避免了葬身雪山的危险。

1935年9月,部队从毛儿盖一带进入了泥泞的草地。茫茫的大草地,荒无人迹,草丛被迷蒙的雾气笼罩着,腐草下掩盖着危险的泥潭,气候变化无常。战士们进入草地后鞋从未干过,晚上宿营也难找到一块干一点的地方。在草地上行军很吃力,稍不小心就要陷入泥沼。阎占彪因在江西、福建打游击时负过三次伤,此刻他两颊深陷,面容憔悴,两只脚在腐臭的泥水中泡得红肿,但是他还经常替年龄小的战士或伤病员扛枪,自始至终走在队伍前面。在草地上是很危险的,有时,表面看来平展的草皮,会慢慢地使极度疲倦的战士陷进泥沼。为了同志们的安全,阎占彪几乎每夜都没有睡过囫囵觉,常常是打个盹儿,就起来看一看,哪儿草皮下渗出了水,就把同志们拍醒,让大家活动活动身子,再换个地方休息。他守着火,不时地添加干柴,再把一些湿柴烤干,准备第二天用。就这样他和战士们走出了几百里荒凉的草地,到达了巴西、包座、阿坝地区。接着,他们又跟随红一方面军越过岷山,攻克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翻越了六盘山高峰,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了保安县吴起镇,同陕北红军第十五军胜利会师。阎占彪所带领的740多人的红军游击大队,只剩下了48人。

到达延安后,阎占彪被调到十八兵团汽车大队任副大队长。汽车大队当时驻在延安七里铺,主要任务是往前线调运物资。后又调到中央特务连任连长,经常给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传递信件。

1937年7月,阎占彪到“抗大”学习,并于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阎占彪在“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师三团一营一连任连长。

阎占彪在江西、福建打游击时曾3次负伤,被评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长征途中身患多种疾病,尤其是胃病严重,抗日胜利后,由于不适宜部队工作,一直休养。1949年4月复员到陕西省新县外加滩村,曾任村长、生产大队长。1972年9月回到了汝州市纸坊镇牛王寨村,1989年病故。

阎占彪同志作战勇敢,对敌斗争坚决,是一个意志坚强的革命战士。复员后,他身残志坚,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并不断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现了一个老红军的优良作风。

来源:汝州党史微信公众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