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君(右一)在育苗棚里查验秧苗质量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驻米庙镇枣庙村工作队组织枣庙村、焦岭村两个脱贫村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一行12人,前往汝州市甘薯产业园参观考察脱毒红薯繁育生产管理技术,成功引进脱毒红薯种苗20余万株。
枣庙村、焦岭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灌溉不便,适宜种植红薯。但是,许多村民种植的红薯秧苗死棵严重,畸形、不规则薯块居多,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低。为破解这一难题,经过精心筹备,市农业农村局驻枣庙村工作队长耿向南、技术总负责人马艳君,枣庙村支部书记王俊杰、委员潘金章,焦岭村脱毒红薯产业发展负责人秦超飞等一行12人,带着七八十户群众的重托,到汝州市甘薯产业园,为两村群众选购优质脱毒红薯种苗20余万株,并将全部脱毒红薯苗发放到群众手中。本次集中采购脱毒红薯苗20余万株,村里群众自行购买脱毒红薯苗8万余株,2022年度两村群众共种植脱毒红薯28万余株,示范面积140余亩。这将进一步优化米庙镇红薯产业结构,提升全镇红薯品质和经济效益。
市农业农村局驻米庙镇焦岭村工作队早在2019年就从河南科技大学、汝州市甘薯产业园等科研院所引进“商薯19”“普薯32”等脱毒种苗,引导群众示范种植,亩增收500-1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21年达到100余亩,脱毒红薯获得群众广泛好评和高度肯定。
2021年8月份,马艳君由焦岭村调整到枣庙村驻村。为满足更多群众对脱毒红薯种苗需求,进一步提升脱毒红薯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工作队队长耿向南和村支部书记王俊杰,要求马艳君积极借鉴焦岭经验,在巩固焦岭村脱毒红薯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加大对枣树庙村群众宣传力度,让尽可能多的群众了解脱毒红薯生产优势和技术优势。经过广泛宣传和动员,枣庙村群众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脱毒红薯生产技术,红薯专用防治茎线虫药剂“曙客”防治使用方法,实现红薯生产“良种良法”配套。
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