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是播撒希望的季节。眼下,在温泉镇赵庄村南侧、西侧的大片田野里,迷迭香悄悄吐出嫩芽,辣根给大地披上一层新绿,丹参幼苗正在移栽,拖拉机轰鸣着翻耕土地。两年多来,来自洛阳市宜阳县的种地大户郭强子正在用自己的汗水,精心浇灌出一片五彩田园。
3月16日下午,天空中飘下一阵阵细雨,在村庄西侧的农田里,一身泥土的郭强子正带着五六十名村民在分拣丹参幼苗。“那边的地已经种上了,今年计划种植200多亩,干了十来天了。”郭强子笑着说。
“去年的收成咋样?”记者禁不住问道。“别提了,前期是旱,后期是涝,收成没有往年好,不过也不会赔钱,种地这事儿需要自己亲手带着大家干,另外量大就挣钱。”郭强子笑着说,似乎啥事儿也难不倒他。
郭强子介绍说,去年他种的200多亩辣根,原计划能收入100多万元,由于7月以后一直多雨,辣根淹坏了很多,产量下降较多,不过因为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不低,所以今年3月初依旧种上了辣根。损失的不止这些,一些迷迭香也泡坏了根部。种的1500亩玉米小麦基本上没受老大影响。
“汝州人好,地租又不高,在温泉这里我是扎住了根。”郭强子在宜阳老家有个农业科技公司,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在孟津种植大田作物1000余亩,在温泉镇承包了2000多亩耕地,种植有小麦、玉米、花生、丹参等作物。因为看好温泉镇,他在当地租种的耕地面积逐年扩大。
在辣根地块的南侧,一片空地上停放着七八台大型机械,郭强子说,仅这些机械就价值100多万元。郭强子在汝州种地,不仅自己收益颇丰,而且还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务工。“俺村的人都喜欢跟着强子干,一天50元,浇地的时候自己扛着管子一身水一身泥跑过来、跑过去,比俺们干得还搁劲。人心比人心,去年强子老困难,俺们从来没有主动跟他要过工资。”正在拾掇丹参苗的一位大妈说。
“温泉的人都是好人,两年多相处下来,我和村民们都成了老熟人,在这里越干越有劲。”郭强子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通讯员梁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