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刚鑫雨通讯员赵延飞)“我们的系统通过采取不同颜色标注方式,灰色代表尚未办结、黄色代表已经办结、蓝色代表正在办理,实现流程清晰见证和流程提交人、审核人、办理时间等信息的可查询、可追溯、全留痕。”3月21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一边演示线上可视化交易流程,一边详细介绍。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坚持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自去年底上线“交易流程可视化”功能,将公共资源交易各环节晒于阳光下,做到全流程限时办结、公开留痕。系统运行以来,通过对使用电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项目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加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大数据分析研判,从而达到对市场主体异常行为进行预判和预警,提升监管服务效能,方便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无需到现场就能见证到高效、优质的交易服务,进一步保证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为相关方提供数据服务,提升了数据服务效能。
一方面,所有进场交易项目的基本信息、公告信息、招标文件、开标信息、专家抽取信息、评标信息、结果公告、保证金退还等各环节均在网上公示。另一方面,各个环节的业务提交人、业务办理人、办理状态、办结时长都可查询追溯。把不可见的交易项目流程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
通过推行全流程信息可视化,在方便了交易主体及时获知项目的信息的同时,也方便社会各界监督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推动招标投标交易公开和服务延伸,打造便民利企、服务高效、阳光廉洁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