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曲剧汝州八大碗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6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11-15

汝州曲剧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汝州有句俗话:“老汝州的曲剧———地道货。它道出了汝州人对曲剧的自豪和挚爱。一腔雅韵源汝州,可以说汝州成就了曲剧,曲剧宣传了汝州,新兴的曲剧艺术载体驮着古老文明的汝州走向了天南海北……如今,“汝州曲剧”通过几代曲剧艺人的辛勤耕耘,已发展成为全国第八、河南第二大剧种。2015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汝州曲剧”是在河南民间“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高台曲。鼓子曲是一种曲牌联缀体式的说唱艺术,演唱时,三五人自执檀板击节,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帮腔处就一起帮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顺序来演唱。约于清末民初,出现鼓子曲与踩高跷相结合的形式,称为“高跷曲”。它最初出现的时候,既不化妆,也不分行当,只是由数人踩高跷唱有故事情节的曲子,以三弦等乐器伴奏,走街串坊。发展至1920年前后,才出现了有简单化妆和粗略的行当分工的高跷曲,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脚本,如《小姑贤》《打皂》《小打鱼》等。

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郑铁炉的朱万明、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以及许雷、卢天德(绰号老面堆)、王立、李福生、李西魁、陈玉宝、刘保才、陈天喜、李连成、陈白娃(人称陈雪老)、王少阳、王少焕、韩银福、毕怀等一行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便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稼的牛车搭成高台,演员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了《周老汉送女》《兰桥会》等剧目,没想到得到了意外的成功。因此,其他高跷班也都相继在各地将表演搬上舞台。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高台曲和高跷曲同时并存交相演出。时间久了,台子曲慢慢取代了高跷曲。“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并登上戏剧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间歌舞演变为正式的“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曲剧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汝州曲剧”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基本内容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方式,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闪耀着它独特的艺术光辉。汝州曲剧扮演剧中人物角色行当与其他戏曲剧种大致相同,主要有生、旦、净、丑。行当从内容上说,它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看,又有着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曲剧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创造上的集中反映。

据了解,“汝州曲剧”演唱艺术,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专业技巧。唱腔调门大约可分为四类:一、正统曲牌;二、俗曲小令;三、民歌小调;四、纯粹板腔。唱腔的调高大多定“1=C”调。伴奏乐器主要有:一把曲胡,一副手板,一个八角鼓,一面云锣,一挂三弦,一把四弦,后来又增加了二胡、软弓京胡、笙、扪子、筝和琵琶。

“经济发展是血肉,文化建设是灵魂”,汝州曲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曲剧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传承和创新,这一发源于汝州的艺术瑰宝,一定会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必将实现更为辉煌的腾飞。

融媒体中心记者宋乐义

曲剧人物特写

汝州曲剧传承人正在教孩子们学习表演技巧

曲剧演出剧照

汝州曲剧在工人文化宫展演

大型原创红色曲剧《马英》展演现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