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村:曲剧故里的底蕴“赋能”乡村振兴要闻简报强化数据建设提升窗口效能聚焦民生“小事”,推动整改落实图片新闻一市民轻信兼职刷单被骗8000余元筑牢“五级”防线 坚守耕地红线南关社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我市粮油副食品价格稳中有涨推进智慧化管理,提升餐饮监管效能简 讯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5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11-01

郑铁村:曲剧故里的底蕴“赋能”乡村振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接御酒我先谢皇恩高重,低头看跪下了万岁的爱卿,你本是赫赫有名的晋国公,文武臣见了你谁不惊……”10月27日上午,记者一走进曲剧故里王寨乡郑铁村,就被一阵悠扬的曲胡和字正腔圆的曲剧唱腔吸引住了。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楼前的空地上,村委会委员、曾经的村曲剧团演员裴会敏正在演唱曲剧《九龄救主》选段。不愧是村曲剧团的知名旦角演员,她的唱腔婉转悠长,配合动作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叫好声。她刚唱完,早已等在旁边的村民任素枝、王圪针等轮番上前表演。一边的空地上,村民李红梅带着10余名姐妹组成的秧歌队也开始扭起来。“大家基本上每天都出来玩,夏天天热,都是早上和晚上出来,现在一般白天都出来,大家扭一扭跳一跳,感觉心情可好,身体也得到锻炼了,怪美哩!”李红梅笑着说道。

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郭敏告诉记者,郑铁村原是晋徽古道虎狼爬岭上的一个驿站,是北上晋陕洛、南达徽鄂宛的重要节点,明朝时就有郑姓人在此筑炉打铁,因郑姓师傅手艺高超,世代诚信经营,因此“郑铁炉”声明远扬,口碑较佳。各商家齐聚“郑铁炉”修补受损车辆,给牲口钉掌,常常各地商旅云集,驼铃声声。村东头河畔杨柳成荫,河水潺潺,也是客商歇脚,给牛、骡、马、驼补充给养和“妆饰”的地方,随着人流量的增加,逐渐建寨成村。曲剧创始人朱万明自幼痴迷高跷曲子,能拉善唱,思路敏捷,尤喜创新。1927年5月18日,朱万明等16人将曲剧搬上舞台,从此河南第二大剧种曲剧诞生。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大多数村民非常喜爱曲剧艺术、经典唱段,信手拈来,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民间流传有“汝州市曲剧窝”之美称。90多年来,作为曲剧故里的郑铁村人听曲剧、唱曲剧,对曲剧等民间传统文艺节目痴心不改,自发弘扬和传承传统文艺节目。2006年,村里的业余曲剧演员自发组织起20余人的曲剧团,在汝州市相关单位的资助下,购买了演出服装和道具等,先后排练了《临江驿》《麒麟锁》《桃园雨》《三子争父》等13个剧目。后来剧团发展到30余名演职人员,在附近的村庄、庙会等开展商业演出,一时成为汝州市较知名的农村业余剧团。

2016年随着时代的变迁,郑铁村曲剧团因故停止商业演出。剧团虽然解散了,但村民们爱唱爱玩的曲剧情结却愈结愈深。经久不衰的曲剧演唱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曲剧表演人才,而且带动了秧歌队、舞蹈队等其他文艺团体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郑铁村积极推进高效农田建设以及养殖业,种植中药材、艾草、优质花椒树等规模化发展。目前规划在东坡发展养殖户20余户、果树种植面积达到150亩,西坡发展优质花椒树种植150亩,西坡、北坡发展中草药、艾草等种植500亩,以特色种植、养殖、戏曲文化为依托,把郑铁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养、宜休闲的美丽乡村。

日益富起来的郑铁村人更加注重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群众自发的业余文化活动每天都在村内上演。“我们村的文艺氛围很浓厚,老百姓能拉能唱,为纪念村里走出的曲剧界‘一代宗师’朱万明先生、河南曲剧‘胡王’之称的朱二才先生、著名旦角表演艺术家王中先生等曲剧大师,我们准备在村里修建朱万明纪念广场,在村南、村北修建‘河南省曲剧发源地’或‘朱万明先生故里’石牌楼各一座。把郑铁村建设成为汝州市曲剧名村,让朱万明先生创立的曲剧艺术继续发扬光大,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让全体村民安居乐业,日子过得更加舒坦!”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郭敏对郑铁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营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