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晶 通讯员相一杰)自7月底以来,我市多地持续降雨造成土壤水分饱和,给秋收秋种带来一定的困难。为做好秋收秋种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切实稳定麦播面积,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积极指导各乡镇开展“三秋”生产工作,确保秋收秋种顺利完成。
据了解,全市2021年秋播面积共95.38万亩,其中玉米等粮食作物77.06万亩,花生等油料作物8.97万亩,其他作物9.35万亩。截至10月20日,已收获秋作物总面积91.58万亩,占比96.02%,其中玉米等粮食作物已收获73.26万亩,花生等油料作物已收获8.97万亩,其他作物收获9.45万亩,预计秋收将在10月30日前结束。
同时,全市2021年预计秋冬播种面积86.66万亩,其中小麦预计播种面积79.85万亩,油菜预计播种面积3.26万亩,蔬菜预计播种面积3.07万亩。截至目前小麦已播种面积1.3万亩,油菜已播种面积0.59万亩。
针对上述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全力做好气象预警服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为种植农户提供准确天气信息或预报预警信息,为农民群众做好利于抢时收获、及时晾晒、干燥储藏的气象服务,有效规避天气变化给秋收生产带来的损失。
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利用上级救灾资金采购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11076.7公斤,萝卜、白菜等经济作物3145.1公斤,完成绝收农田改种1.51万亩,其中改种玉米0.42万亩,改种豆类0.19万亩,改种蔬菜0.44万亩,改种谷子等其他作物0.46万亩;合理利用救灾结余资金采购40kg/袋的生物有机肥28304袋;按照省厅要求做好药肥供应,采购药肥46586亩,发放至受灾乡镇街道和新型经营主体,确保农业生产恢复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宣传指导,引导农户科学秋收、秋种。根据今年特殊的天气特点及秋收、秋种、秋管的具体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小麦晚播的技术指导意见》,并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指导农户清除田间秸秆,提早整地备耕,因地制宜,适时宜种即种。
保证农资供应。密切联系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订单服务商及供种企业,及早做好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资的储备和调运,保证麦播生产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