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用20年的春夏秋冬,诠释着“孝”与“爱”的传统美德,她叫李凤云。1978年出生的李凤云自从20年前嫁进杨楼镇赵沟村这个家庭后,就一直用她的年轻、聪明、吃苦和孝道努力做一名好媳妇、好妻子和好母亲,她的事迹也一直被村民所称赞,是村里闻名的好媳妇。
自结婚以来,李凤云就一直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家里有什么脏活、累活她都会抢着去干。用李凤云的话说就是:“我多干一点,爸妈就能少干一点”。几年后,李凤云的公公因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这时的李凤云并没有嫌弃,而是和婆婆一起照顾公公的生活起居。然而,李凤云的细心照顾并没有挽留住公公的离世,公公去世后,李凤云更加珍惜和婆婆在一起相处的日子。每到农忙的时候,丈夫还在外打工,李凤云一个人能干的农活她从不让婆婆下地,只让婆婆在家帮忙做个饭照顾一下家里,她经常会说:“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地里的活我一个人就行。”每次丈夫打工回来,李凤云都会提醒丈夫说:“你去问问咱妈有钱没有,咱妈不好意思向我开口,你要经常问问,别让她太节俭了。”一些细微的举动,几句简单的话语,无不体现着李凤云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李凤云的丈夫意外得了重病,不能外出务工,家里的经济收入没了着落。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在李凤云一个弱女子身上,她要一边照顾丈夫,一边照顾三个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抽时间去打零工补贴家用。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白天去上班,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了他还要洗衣服,打扫卫生。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李凤云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而是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操劳着。
在李凤云的悉心照顾下,丈夫的病情也一天天好转,三个孩子也许是受妈妈的影响都乖巧懂事,每次家里做啥好吃的都要先给奶奶拿去一些。人都常说:一个女人是一个家庭的风水,这句话在李凤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生活上,李凤云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穿衣服都是地摊货。每次去镇上赶集,她都会挑必需品购买不乱花一分钱,不管外出多晚,李凤云都会第一时间回家,不在外面吃一顿饭,为的是省钱。而且外出回来带点好吃的,李凤云自己也不舍得吃,都是留给婆婆和三个孩子吃。走进李凤云的家,你会感觉到一股质朴的气息,但是俭而不乱,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环境舒适整洁。
在与人相处中,李凤云也是处处为别人着想,团结邻里,与亲朋好友相处关系融洽。别人家有什么事,李凤云总会跑前跑后帮忙,村里谁家盖房,她都会主动去帮忙做做饭,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每当邻里相亲谁有个疾病,李凤云都会第一时间去看望,村里有什么公益活动她也会积极参加。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多年来,李凤云用尊老敬老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为我们传递着良好社会风气和正能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用互助互爱、勤俭持家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乐义
通讯员 沈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