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宋盼盼 通讯员宋久洋)“经过调查,今年因天气原因,部分玉米贪青晚熟,生育期较往年偏长,预计夏玉米收获期较常年偏晚,当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和籽粒乳线消失后,农户要及时收获玉米并进行晾晒……”9月7日,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在田间调查秋作物生长情况时说。
今年我市秋作物播种面积约95万亩,主要农作物玉米69万亩,花生8.3万亩,红薯6. 5万亩,大豆0.85万亩。目前汝州市夏玉米大部分处于乳熟期,夏大豆处于鼓粒期,夏花生处于饱果期,芝麻处于灌浆—成熟期,春红薯处于薯块膨大阶段,夏红薯处于盛叶—薯块膨大期。
为了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秋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搞好技术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加强防灾减灾和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控,确保秋作物良好的生产形势,今年8月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秋作物生产情况田间调查,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确保秋粮丰收。
据了解,今年天气因素对秋作物生长不利,其中在降雨量上,2021年夏季汝州市总降雨量628.8毫米(降水日数3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93%,比去年同期偏多158%,6月降雨异常偏少,对玉米苗期生长不利;7月和8月降雨异常偏多,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和授粉。在平均日照时数上,夏季总日照时长425.3小时,较常年同期偏低204.5小时,比去年同期偏低85小时。
针对降雨量及日照时长等天气因素,农技专家指出,由于光照和积温不足,部分玉米贪青晚熟,生育期较往年偏长,预计夏玉米收获期较常年偏晚7~10天左右,玉米大面积集中收获预计在9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