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平文显伏法牛肉拉面奎光亭与状元峰的传说习近平在正定“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书法作品选登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09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8-23

习近平在正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上接第2904期)

在他严格要求下,干部作风有了很大改观,全县经济增长很快,老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再就是他对正定文化的发掘,对文化界人士的尊重,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特别是大力发展旅游这个思路取得了成功。比如建设“荣国府”这件事,在当时正定县老百姓当中产生的那种兴奋、激动、自豪,是非正定人所不能体会的。这些变化,这些工作,最终给正定干部和群众带来了自豪和自信。我们青年干部都自觉以习书记为榜样,立志为家乡的发展而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无私奉献。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当年划片“包村”包的是塔元庄,我们了解到您也做过塔元庄的“包村”干部,请讲讲您知道的情况。

王勋涛:当时县委领导都划片“包村”,西柏棠乡塔元庄村就是习书记“包”的村。因为我当时是乡里的干部,也和其他乡干部“包”了这个村,常去塔元庄。我发现,塔元庄村干部和群众对习书记的感情特别深———习书记啥时候上塔元庄来的,他在塔元庄查看了什么地方,跟村里男女老少聊了啥,在谁家吃的粗茶淡饭,为村里办了啥事———这些点点滴滴,直到今天,30多年过去了,他们都记忆犹新。

2013年7月,习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又回到了塔元庄,看望父老乡亲们。长期以来,塔元庄村不但是正定县,也是石家庄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总书记回到村里,乡亲们都又高兴又激动地叫他老书记,习总书记也十分高兴。群众的这种感情真的是发自肺腑的。

习书记离开正定后,最初几年经常在春节期间回来看望大家。习书记每次回到正定来,我们都奔走相告。老百姓和习书记特别亲,他走了以后大家都很想他,这种感情的传递,我们每一个人都切身体会到了。后来,他工作更忙了,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回来自然也就少了,但他对正定人民的那种真情,包括我们对他的深厚感情,越来越浓了。

当年习书记留给我的珍贵记忆是我毕生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为党工作的强大动力。

采访组:王庆广同志,您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和您创办的留村体校。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正定工作时,您创办的留村体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王庆广: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参加工作后成为农村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1974年,我在留村中心小学组建了乒乓球运动队,这个运动队后来发展成为留村乒乓球业余体校,也就是现在的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前身。

乒乓球体校建成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全县都比较出名,后来在省里的影响也比较大。习书记1982年到正定工作时,正是我们体校逐渐出成绩的时候。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当时作为县委领导,对留村体校都有哪些关心和帮助?

王庆广:习书记到正定任职后,曾多次来体校调研、视察工作。我们体校离留村公社仅有100米,也就是两个电线杆的距离。当时,张五普同志是公社书记,他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县里来了领导,他就经常把领导带到我们体校来看看打球,并向领导介绍我们体校的情况。

1982年,习书记到正定后不久,到留村公社检查工作时,张五普书记也把他带到我们体校来。那一次,习书记是骑自行车来的,穿着一身半旧的绿军装,人很精神,很有劲头。这也是他第一次到体校视察我们打球训练的情况。

后来,习书记又多次到体校视察,来了以后看看教室、看看伙房、看看打球。有一次,他向我问起学生的来源。我对他介绍说,学生主要是从留村招收的,也有西兆通和附近村的孩子。他很关心体校,又问了问其他方面的情况。

习书记任县委书记后,有一次到宋营公社下乡,从留村路过的时候顺便到体校来看看。那天,他是上午10点多到的,学生们正在上文化课,他看了看场馆、校办工厂,之后就到我的办公室来谈工作。他挺热爱体育的,全国乒坛的情况他都熟悉,还跟我谈到了李富荣这一批老一辈乒乓人的事情。(未完待续)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