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中国是面食大国,面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美食之一。
一碗面,是中国人饮食观最好的表达方式。有的隐藏在街巷,有的酝酿在家中,有的蒸腾在路上,有的植根于生活,正是这一根面条串起了五味人生。
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把相似的东西去做比较。烩面和拉面虽然都是面,但是烩面以羊肉闻名、拉面以牛肉闻名,其实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拉面,是一个双臂反复伸缩的过程,一个粗壮的面柱,经过反复抽拉,变成食客需要的粗细。
很多爱吃拉面的人,除了面条的美味之外,最喜欢的就是要求厨师按照自己想要的粗细拉面。对于拉面师傅而言,最难的不是拉得快,而是能够拉出各种粗细的面条。而这拉面的力度,既不能大也不能小,需要恰到好处。
传统的牛肉拉面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一清二白三红四绿”,而是从开始的选料、和面、饧面、溜条和拉面等环节就已经开始了较量。拉面技术也在中国流传已久,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利用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实现面拉很长但却不断。开店多年,张记牛肉拉面利用拉面的原理,又结合汝州当地的饮食习惯加以改善,最终形成了汝州独具特色的一种美食。吃过张记牛肉拉面,你会有一种感觉,不同于传统牛肉拉面里牛肉味道那么浓,牛肉汤又有着区别于羊肉烩面里的羊肉的鲜美。如果和汝州的牛肉烩面相比,拉出来的柱状面条与烩面的面片相比又多了些韧性。
对拉面有研究的人一定懂得,一碗拉面的好吃与否,汤占了一大半。
张记牛肉拉面在制作牛肉汤的过程中,有别于西北拉面的清汤煮肉。结合汝州人的口味特点,增加了一些其他的调料。论汝州美食,当属卤肉为先。从遍布街边的卤肉店就不难看出,卤肉的味道已经深深印在汝州人的味蕾深处。而张记牛肉拉面在制作过程中,也从制作卤肉的方法中稍加借鉴,进而做出了有别于一般店里能吃到的拉面。
一碗好面,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气的生活态度,不论任何一个地方,对美食的评价标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食客的评价,能够根据食客的口味稍加改良,是每一个美食制作者的创新。
借用一个新鲜的概念叫作“微创新”,创新并不是来源于凭空的想象,它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在众多面条中,拉面能够按照顾客的需求拉出不同粗细的面条,其实就是一种创新。
从谷物到面粉,从面粉到面条,在如何做好一碗面的道路上,中国人探索了数千年。美食带给人的并不仅是解决吃饱的生物需求,它还能给人带来很多智慧的思考。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标准,为牛肉拉面划下了框架。在这框架之下稍加改良,做出的美食就别有一番风味。
美食之美,在于融会贯通。
牛肉拉面做法
食材:高筋质面粉、牛肉、牛骨头、牛肝、萝卜、清油、葱花、食盐、香菜、蒜苗、辣子油酌量。
做法:把牛肉及骨头用清水洗净浸泡4小时,加入盐、草果、姜皮及花椒,小火炖5小时即熟,捞出稍凉后切成方丁;牛肝切小块煮熟备用。桂籽、花椒、草果、姜皮温火炒烘干碾成粉末,萝卜洗净切成片煮牛肉;将肉汤撇去浮油,加入各种调料粉,再将清澄的牛肝汤倒入水少许,烧开除沫,再加入盐、胡椒粉、味精、熟萝卜片;面粉加水和面。根据每个人膳食的爱好拉成面条,熟后捞入碗内,将牛肉汤、萝卜、肉丁、浮油适量,浇在面条上即成。
特点:滑利爽口、肉烂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