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通讯员陈洁花)7月5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据我市植保技术人员近期调查发现,二代粘虫病虫害在我市纸坊镇、米庙镇、临汝镇等乡镇的部分玉米田发生普遍,技术人员提醒,玉米苗病虫害防治刻不容缓。
据我市植保技术人员近期调查,严重地块被害株率高达100%,百株虫量高达30~50头,单株虫量最高达2~3头;一般危害地块被害株率25%左右,百株虫量10头左右。据农业技术人员介绍,粘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在夏玉米上为害,具有迁飞性、暴食性、区域性集中为害的特点,易在局部区域暴发成灾,轻者将植物叶片吃成缺刻,严重的可吃成光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农业技术人员提醒,当前正是防控二代粘虫的关键时期,如不及时进行防治,将造成严重损失。防治药剂可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氟铃脲+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最好不要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等缓效性杀虫剂;如需多次防治,要注意农药交替使用,以减少或避免抗性产生。施药时间最好选在傍晚,阴天可全天防治。晴天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4时前最好不要施药,以免出现防效不佳的现象。重点对准玉米心叶喷雾,喷洒药剂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和用水量,确保打匀打透,有效灭杀玉米植株上、地表和土壤中的粘虫幼虫。粘虫进入4龄暴食期后,抗药性将大幅度增强,施药剂量应加大。粘虫有受惊落地的习性,打药的时候,要注意喷洒地面,消灭落在地面的“漏网之虫”。同时,还要喷洒地边路旁的杂草,力争消灭栖息活动在那里的“法外之虫”。虫量大的田块,可以先拍打植株将粘虫抖落地面,再向地面喷药,可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