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是曲剧故里,自1926年5月18日搬上舞台至今,河南曲剧已走过95年的光辉历程,通过几代曲剧艺人的辛勤耕耘,从一个自娱自乐的民间小戏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八、河南第二大剧种。走出了李树建、王秀玲、宋喜元、李玉林等艺术名家。2005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曲剧登台95周年,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市举办了纪念曲剧登台95周年系列活动,时间从5月15日至21日,共7天。5月19日至20日,组织汝州市曲剧团、汝州市第一曲剧团在汝州市体育中心、火车站广场进行优秀剧目展演。21日至22日在王寨乡郑铁炉村、骑岭乡大张村进行展演,每天下午和晚上演出,共4天16场。同时,5月19日至20日,活动还组织15个村级文化合作社、民间班社,在全市15个公园游园进行第七届“地摊戏”展演,每天上午、下午各2个小时,共2天30场。
曲剧是在河南民间“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高台曲。鼓子曲是一种曲牌联缀体式的说唱艺术,演唱时,三五人自执檀板击节,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帮腔处就一起帮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顺序来演唱。约于清末民初,出现鼓子曲与踩高跷相结合的形式,称为“高跷曲”。它最初出现的时候,既不化装,也不分行当,只是由数人踩高跷唱有故事情节的曲子,以三弦等乐器伴奏,走街串坊。发展至1920年前后,才出现了有简单化装和粗略的行当分工的高跷曲,多数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脚本,如《小姑贤》、《打皂》、《小打鱼》等。“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并登上戏剧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间歌舞演变为正式的“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曲剧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郑铁炉的朱万明(领社兼拉曲胡、唱老婆)、大张村关云龙(领社兼打板)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由高跷曲“玩友”业余性质的演员)以及许雷(丑)、卢天德(唱和尚、绰号老面堆)、王立(唱相公,人称木匠立)、李福生和李西魁(唱胡子)、陈玉宝和刘保才(唱大妮)、陈天喜和李连成(唱二妮)、陈白娃(人称陈雪老,拉曲胡)、王少阳(三弦)和王少焕(小生)、韩银福(四弦)、毕怀(男旦)等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保长,喜欢戏)提出一定要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稼的牛车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周老汉送女》、《兰桥会》等剧目,得到了意外的成功!有人带了头,效果又很好,因此,其他高跷班也都相继在各地搬上舞台。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高台曲和高跷曲同时并存交相演出。时间久了,台子曲慢慢取代了高跷曲。
汝州市曲剧团团长张卫民告诉笔者: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成为戏曲剧种,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基本内容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方式,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闪耀着它独特的艺术光辉。河南曲剧扮演剧中人物角色行当与其他戏曲剧种大致相同,主要有生、旦、净、丑。行当从内容上说,它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看,又是有着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曲剧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创造上的集中反映。每个行当,都是一个形象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应的表演程式系统。
河南曲剧演唱艺术,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专业技巧。曲剧的唱腔调门大约可分为四类:一、正统曲牌。二、俗曲小令。三、民歌小调。四、纯粹板腔。唱腔的调高大多定“1=C”调。河南曲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一把曲胡,一副手板,一个八角鼓,一面云锣,一挂三弦,一把四弦,后来又增加了二胡、软弓京胡、笙、扪子、筝和琵琶。
一直以来,汝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曲剧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曲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和繁荣。目前,我市正在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曲剧文化品牌,使曲剧成为汝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这为曲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老汝州的曲剧———地道货”,这句在汝州城乡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汝州人对曲剧的自豪和挚爱。“经济发展是血肉,文化建设是灵魂”,作为曲剧发源地的河南省汝州市,正在寻找地方经济和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契机,实现曲剧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曲剧———这一发源于汝州的艺术瑰宝,一定会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曲剧艺术必将实现更为辉煌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