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曲子动九州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3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5-13

一腔曲子动九州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曲剧表演  张亚萍 摄

曲唱千里有出处,水流九派有源头。

有句老俗话叫: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货。

这是一腔从历史深处发出的声音,这是凝结着人杰地灵老汝州情感的一腔雅韵。是艺术的历史瞬间选择了汝州人,是汝州人的血脉塑造了这一腔雅韵。一腔雅韵源汝州,毓秀而执着的汝州人,将这腔雅韵唱响了全国,唱向了世界。开创者已将其塑造成形,继承者必将其发扬光大。

因为,这是一曲天韵。

一任机缘巧 曲剧诞生老汝州

曲唱千里,源于汝州。每年的5月18日是曲剧的生日,也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汝州最热闹的时候。

河南曲剧(过去称曲子戏),从登台演出到现在已95个年头。以其流布之广、影响之大而论,在河南2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仅次于豫剧,排行第二。其发展速度之快,在中国戏曲史上是少见的。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河南曲剧”条目载: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为戏曲剧种的”。

汝州地处豫西南腹地,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质朴通俗、贴近民众的曲剧,就诞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20世纪初,在汝州市(原临汝县)城乡及周边地区活跃着许多高跷曲子班,它们以“坐班清唱”“地摊戏”和“高跷曲”为主要表演形式,深受广大民众喜爱。1926年5月18日,“临汝县同乐社高跷曲子班”(原临汝县民间曲剧玩友自发组织)甩掉高跷,登上高台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台新颖别致的高台戏。搬上舞台的“高跷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树一帜,从而诞生出一个独立的剧种———曲剧。曲剧带着天生的民间性格,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以普通百姓的好恶爱恨、喜怒哀乐、审美习惯,演绎着市井百态,和劳动人民血脉相连,因此,她在诞生之后,就迅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传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民族危难的紧要时刻,曲剧为国而歌、为民而唱,传播爱国自强精神,为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迅速传播。至解放初,曲剧已在河南民间深深扎根,并成为河南地方戏三大剧种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曲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剧目和优秀人才,在省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不但在河南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湖北等十多个省区传播流行,其流传地域之广、影响之大,是我国戏曲史上少见的。

目前,河南曲剧在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位列第八,在河南三大剧种中名列第二,2005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群泥腿子,登上历史大舞台

对于曲剧的历史来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5月1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让一帮土里拔脚的民间艺人给闹腾得红红火火,亮亮堂堂。这一天,汝州(当时为临汝县)“同乐社”的领社人朱万明、关遇龙率一行16人,应邀到登封县颍阳集李洼“玩”会演出。那时候,曲剧已由地摊戏发展到踩高跷演出的初级阶段。“同乐社”的“玩友们”不但踩跷技艺高超,而且唱腔优美,扮相表演形象逼真,音乐伴奏也技高一筹,因而名声远播。

演出过程中,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演出不时中断,但观众不让演员们卸解跷腿,而是期盼着天晴后继续演出。时辰不大,天果然放晴了,但稀泥遍地,踩跷演出无法继续。观众看戏心切,有人提议,何不登台演出?面对观众的再三恳求,朱万明和关遇龙犯难了。作为“同乐社”的头人,朱万明做梦都想率众登台演出。然而,一旦登台演出就为“戏”,踩跷演出即为“曲”。唱戏是“下九流”,不但死后不能入老坟,甚至还要遭到家法族规的惩罚。

观众要求登台演出的呼声和掌声搅和在一起,波浪一般汹涌。不知什么时候当作舞台的平板车已被众人推到面前。面对此情此景,朱万明和关遇龙在短暂的商议后,终于作出了决断:“不管前面是沟是崖,也要登台演出!”

从此,“同乐社”的玩友们在两位社头的开导下,终于达成共识,大家毅然解掉了绑在腿上的高跷。

登台演出正式开始了。长期被高跷捆绑的“票友”们终于解脱了,跷腿一去,如释重负。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演员们个个手脚轻盈灵便,身段活泼自如,功法敏捷如猿猴,表演惟妙惟肖。台上精彩的演出,让台下掌声雷动,首场演出《祭塔》大获成功。从此,高跷曲正式登台演唱,成为曲子戏。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乐社”在登封登台演出的爆炸性新闻,像插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家乡的角角落落。冲破了旧势力的束缚,从此“同乐社”便一发不可收。名声大振的“同乐社”曲子班又被请到临汝县城的关帝庙、火神庙、钟鼓楼、南门口、州衙门演出,一演就是18天。随后,他们又闯进了洛阳久负盛名的“河南舞台”,演出再度成功,轰动了整个洛阳古城。在“同乐社”的带领下,众多的曲子社纷纷登台演出,把这场戏曲革命推向了高潮……

于是,便有了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货一说。

一个老农民,不断完善老曲子

提起曲剧的诞生、发扬和光大,就不能不提到河南曲剧的奠基人———朱万明。

朱万明从民间汲取艺术营养,改革和创造曲牌的故事非常多。据传,1925年朱万明到汉口贩卖土布,在汉江船上遇到一位北方口音的妇女,正在“唉呀,唉呀”地放声大哭,边哭边诉说家乡遭受灾荒,全家人快要被饿死的悲怆和哀婉,虽然悲戚却韵味十足。朱万明当时怦然心动,连忙把妇女哭叫的韵律记下,并结合已有的“汉江”曲牌,哼出了一种新曲牌,比原来的“汉江”更加悲怆、更有情韵,在后来的不断哼唱和修改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曲牌———“小汉江”。1929年,朱万明、朱六来、关遇龙、朱天水等在南昌演唱,与南阳著名“曲子状元”汤印候谈话,在心与心交融和艺术的交流之后,就据此把洛阳曲子改名为洛阳小调曲子,称南阳曲子为大调曲子。

这位被百姓们供奉为曲剧“圣人”,虽然自幼酷爱曲剧,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学习成长过程中,他将鼓子曲中的一些曲牌,略去过长的拖腔,变悠扬低沉的曲子为欢快跳跃的小调,并把从各地采集的不少民歌小调,融会吸收到曲剧的唱腔中,唱起来铿锵有力,欢快高昂,从而受到了观众的喜欢。为曲剧改造的《十八板连奏》,增添的《状元过街》《过街俏》等曲牌,比原曲更欢快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倍受欢迎。

当年,为适应踩跷和登台演出的需要,朱万明与洛阳南郊大屯、王屯的一些“票友们”商议,要对曲剧的主奏乐器进行改造。他们参照越调和河南坠子的主奏乐器,以三弦为基础,把三弦的板式共鸣改为六角形琴筒,上边张上蟒皮或蛇皮以增大音量,又将供拨弹用的三根弦改为两根弦,于是创造出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乐器———他和艺人们给他取名叫“坠胡”。坠胡因其琴杆长、琴筒大、发出的音量宏达,而且音色柔和,非常动听,适应了在广场和舞台上演出的需要。从此,坠胡被定为曲剧的主奏乐器。同时,朱万明还和大家在曲剧伴奏上增加了七铙八镲等打击乐器,提高了伴奏效果,让“小腔小调”的曲子戏陡然增添宏大的气势,拓展了曲子戏的表现力。

在曲剧人才的培育上,朱万明更是功彪千秋。

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曲剧界许多成名人物多出于朱万明的门下,或者直接受业于朱万明,或者是朱万明的再传弟子。朱万明的第一批徒弟以许雷、刘宝才、樊大力、陈玉宝、王俊卿等为代表;第二批以尚须、毕怀、邓老南为代表;第三批以洛阳大屯的朱六来、朱双奇、伊川的朱天水、栾川的兰辑五、汝阳的李久常、汝州的卢天德等为代表;第四批以汝州的陈万鹏、李玉林、高有才、盛三、禹县的李金波等为代表。朱万明直接培养的琴师以钟国顺、马德山、朱二才等为代表,至于再传弟子就不计其数了。被誉为中国“曲剧皇后”的张新芳,当年曾从师汝州籍的河南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李玉林,并和老师一同在1956年河南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中获得一等奖。“九岁红,喊一腔,一下迷了九道岗”这是宛南、鄂北一带流传很广的一句顺口溜,这是对小成大器的张新芳的肯定和夸奖。1959年,中国著名作家田汉在观看她演出的《陈三两》后,紧紧握住她的双手连声说:“好,好,演得太好了,你感动了我!没想到曲剧这么美,这么富有表达力,叫人忘不了!”

上世纪50年代河南拍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常香玉主演的《花木兰》,一部便是张新芳主演的曲剧《陈三两》。

一腔曲子戏,悦耳动听贯九州

值得一提的是,在曲剧的发展过程中,著名作家老舍还为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2年,老舍先生专为曲剧种创作了剧本《柳树井》。剧目公演后获得巨大成功,老舍称该剧填补了北京历史上没有地方戏的空白。他同时建议将“曲艺剧”中的“艺”字去掉,就叫曲剧。为了突出地域特色,又建议在“曲剧”前面加上“北京”二字,北京曲剧由此诞生。北京曲剧诞生后,已先后创作改编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方珍珠》《珍妃泪》《少年天子》《烟壶》《龙须沟》《茶馆》《北京人》《正红旗下》等近两百个剧目。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遥想当年,众多的曲子社在“同乐社”的旗帜下,活跃于大江南北,把曲剧美妙的旋律播散向祖国的山山水水。汝州成就了曲剧,曲剧宣传了汝州,新兴的曲剧艺术载体驮着古老文明的汝州走向了天南海北……

1953年,朱万明、关遇龙率团在江西广泽县演出时间长达一年之久,陈万顺、高有才、李金波、朱二才等在异乡的土地上被捧得大红大紫。1942年,以王俊卿、王中彦为首的艺人们北上延安,穿上军装在解放区演出了三个多月,解放区朗朗的天空中飞翔着曲剧优美的韵律。1949年,李玉林到开封市“曲剧社”任社长,1956年后任开封市曲剧团业务团长,为曲剧的发展立下了功劳。1910年生于汝州的张奉禄,自幼酷爱唱曲子,1943年在淅川县官桥和曲剧名艺人李金波一道组织了“抗战剧团”,排演现代戏《长台关》宣传抗日。日本投降后他和李金波一起辗转演出于郑州、洛阳、开封、襄县、禹县等地。1965年,曲剧《游乡》代表中南局赴京汇报演出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而后即被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拍为电影。1979年赴京会演现代戏《逼婚》,获优秀伴奏奖。

汝州人热曲子、爱曲子,走到哪里把曲子带到哪里。1934年,国民党师长戴民权率部队驻扎福建省沙县,把曲剧带到福建。范龙章是汝阳“玩故事”的高手,善演旦角,他升任国民党师长后,在自己的部队组织班社,把曲剧带到黄河北。

2004年9月,由南阳市曲剧团历时两年半精心打造的现代曲剧《惊蛰》,首次走进国家级艺术盛会,并获得了河南省戏剧大赛金奖、黄河戏剧大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在鲁迅诞辰120周年之际,省曲剧团受文化部艺术司、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邀请,在北京演出了曲剧《阿Q与孔乙己》,受到观众好评,该剧还获河南省第六届戏剧大赛金奖、第三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剧目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著名剧作家孟华说:“曲剧是一个庞大的包容体,广采博纳,兼容并蓄,搜奇集异,来者不拒,形成了它如今的曲牌体例。无论古今内外土洋,只要老百姓喜欢的,我都拿过来,都是曲子戏的唱腔曲牌。不管古曲新曲山歌民谣南腔北调清咏闲吟,只要老百姓乐意接受的,我都装进来,都是曲子戏的调门……”

据统计,仅曲子戏的调门就有二三百之多,这足以说明曲子戏唱腔之丰富,曲牌之繁盛,大大超过任何一个剧种。

一弯汝水流,曲韵新腔天下扬

曲韵新腔歌华夏,魅力汝州展新姿。

2009年5月18日,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曲剧发源地———河南省汝州市隆重开幕。在为期5天的艺术节上,来自全国的15家大型曲剧团带来优秀演出剧目84场,让全市近百万人民饱享精美曲剧艺术大餐。同时,全国曲剧名家也聚集汝州,共商曲剧发展大计。孕育民间、生于民间、钟灵毓秀于民间那古风新韵的、优美醉人的曲子戏曲牌旋律。

2011年9月6日,第二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又在汝州隆重举行。

在第二届曲剧艺术节上,演出阵容既有曲剧名家刘爱云、朱雪娟、李天方等,又有后起新秀牛艳荣、朱旭光、梁雅晴、李媛媛、张乐、郝春燕、晋红娟等。第二届中国曲剧艺术节还评出了牛艳荣、朱旭光、梁雅晴、李媛媛、张乐、王巧平、郝春燕、晋红娟、方方、王金香等“当代中国曲剧十大新秀”;评出了刘爱云、海华民、朱雪娟、张转社、耿荣梅、冯彩云、李天方、刘俊钦、郝士强、刘玉华等“当代中国曲剧十大名角”;曲剧名家高桂枝、潘永长被评为“终身成就艺术家”。

为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曲剧艺术传承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2016年5月18日,河南省特举办纪念曲剧诞生九十周年系列活动。

当天下午3时,在曲剧的诞生地,在汝州市体育文化中心,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汝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承办的纪念曲剧登台九十周年系列活动开幕。一场声势浩大的曲剧展演活动在汝州大地拉开帷幕。广大群众更是兴高采烈,载歌载舞,以各种形式庆祝曲剧诞生九十周年。

5月19至21日曲剧优秀剧目展演邀请8个专业院团,分别在汝州剧院、创星电子商务产业园、火车站广场、王寨郑铁炉村、骑岭大张村、寄料高庙村、纸坊中山寨村、陵头镇陵头村上演48场大戏。

5月18至22日,精选我市20个民间艺术团体,在16个公园和游园进行群众性戏曲表演,让群众过足戏瘾,让戏迷乐翻天。

“老汝州的曲剧———地道货”,这句在汝州城乡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汝州人对曲剧的自豪和挚爱。“经济发展是血肉,文化建设是灵魂”,作为曲剧发源地的老汝州,正在寻找地方经济和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契机,实现曲剧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传承和创新。

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曲剧人的不懈努力,曲剧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从汝州走向河南,而且走向全国,在河北、安徽、湖北、陕西、新疆、内蒙古、台湾等10多个省(区)和地区,曲剧都广为流传,在海外华人社会也声名远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曲剧———这块发源于汝州的艺术瑰宝,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曲剧艺术必将实现更为辉煌的腾飞。

曲剧———这腔发源于汝州的天韵,如今已以澎湃喷涌的气势,嘹亮地地唱响世界的四面八方。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