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忘非常乌镇诗词世界周一的早晨征稿启事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3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5-10

非常乌镇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小桥。流水。白墙。青瓦。石板路。乌篷船。螺蛳壳里做道场,江南水乡该有的特色,这里都有。

乌镇,将江南水乡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也将节假日的气氛渲染的死死的。街道是惯有的窄,人流是惯有的堵,吃饭是惯有的抢。说好的静谧呢?说好的慵懒呢?

有点持靓行凶的味道。

好吧,要不是你妩媚如婉约的江南女子;对吧,要不是你清丽着江南的山山水水,又怎会让人心甘情愿、千里迢迢地与你相约?

因为缺少了中原的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也只能氽在水上,将线条简约,勾勒出柔软的江南的一圈圈涟漪,精致得令人心动。走上那古老的石桥,轻轻抚过桥身,手心的微凉,带着潮湿的水气,宛如乌镇柔和的质感,温柔细腻得恰到好处。坐上那欸乃的乌篷船,青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里有着诗意的闲情和安静;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这里有着诗意的厚重和沧桑。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十字形的内河水,把乌镇划分为了东栅、南栅、西栅、北栅,完整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江南水乡古镇的风貌。

从杭州出发,匆匆赶往乌镇。一大早,这里便摩肩接踵,游人如织。

一条清澈的小河把古镇一分为二,隔河相望;无数石桥又把小镇紧紧相连,人潮涌动……这里,能望见的,只有一排排木板房,水边吊脚楼。走进小街,踏着青石板小路,摸着木格窗上挂着的艾草,看着堂屋里织布机叽叽摇动……

听人说,乌镇从早到晚都好看,因为晨看乌镇,薄雾轻罩,恬淡静谧,宛若一位妙龄少女,羞中带娇;日看乌镇,古朴风雅,儒相毕呈,犹如一个玉树临风的男子,且透着几分细腻和宽容;晚看乌镇,溪水流淌,华灯缤纷,波光倒影,水声、桨声、脚步声汇成一片迷离和幽远,颇像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充满着神秘和诱惑。

对此不做妄加评论,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大鱼海棠,乌镇的好,最好是个人自己去细细体味。

左躲右闪地穿行在稠密的游人中,像一条努力争取自由呼吸的鱼。游着游着,忽然于心底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江南的古镇不胜枚举,而且木质结构的建筑大都已经老化,基础设施也不是那么完善,甚至具有水灾火灾隐患,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对古镇心生向往,趋之若鹜呢?

逼仄的街道两边,那一扇扇雕窗,像一行行有声音的文字,传递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悟和情愫。

乌镇的主要景点在东栅和西栅。如果说东栅是热闹的,西栅便是宁静的;东栅若是古朴的,西栅便是优雅的;东栅是市井烟火的,西栅便是出尘脱俗的;东栅是清晨最美的,西栅便是夜色阑珊的……

顺着东栅的街巷,遇到三三两两的游客。街道两侧店铺里,旗袍,小吃,三白酒,各种酱,土烟,木雕,玉石,琳琅满目,眼花缭乱。

古镇像一颗安然珍珠,除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之外,更多的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就出生在乌镇。童年时代,茅盾接受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成年之后,茅盾考上北大预科班,又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潜心从事文学创作,他的很多文学作品,如《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和《子夜》中的某些素材就来自他的故乡乌镇。

其实,何止茅盾。据镇志记载,自宋至清900多年间,乌镇一直求学之士不绝于路,读书之声不绝于耳,先后出了64名进士,167名举人,至于秀才、监生、贡生则难以全计。其中有作者378人,作品842部。由此可见乌镇文脉之悠长,文气之兴盛。

东栅,文化的东栅,也是最让人喜欢的。游走东栅是在戏台上传来的听不懂却感觉良好的声音开始的。戏台对过修真观旁的翰林第,宅邸紧凑,也可看出主人夏同善当时的气派。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院中假山边小亭抱住上的对联:园中鸟语如劝酒,亭下虫鸣似读书。主人的生活情趣,由对联可见一斑。

与翰林第挨着的,是东栅主街。东栅长而窄的街巷,长得好像走不到头,窄的仅容三四人并肩通过。两侧的房屋,走进每一处,却别有洞天,异常宽敞。

茅盾故居,是必须要去的。上学时就学过他的《白杨礼赞》。一直认为,《白杨礼赞》是课文中的经典,值得反复咂摸。作为文学巨匠的茅盾,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功至伟焉。

木心故居,是东栅的又一文化代表。木心在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创造出了非凡的作品。有评价说,木心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人。何也?他是中国文化的全才,诗文评论皆精,书画妙绝,音乐才能出众。一个人能够在其中的一个方面取得一点成就已非常不易,可他却样样“硬核”。他的手稿,密密麻麻,让游客领略了什么是群蚁排衙。他的手稿,有写在香烟壳上的,有写在票据上的。他使用过的一部《辞海》,翻的不计其数而又保存完好。在狱中,他把用来写反思的纸张,写出了数十万字的作品。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好一个木心。他的《从前慢》,如今成了让人向往的慢生活。

乌镇有座桥叫逢源双桥。逢源,是左右逢源的源,不是缘分的缘。这桥,左边有一座,右边有一座,左右逢源。不过,其实谁也不能左右逢源,中间隔着个栏杆,你只能选择从一边走过,不是左就是右,可相望而走不到一起。亦然,左右逢源,几人能做到呢?

在乌镇,乌篷船是一定要坐的。在乌镇的乌篷船上,这种闲适的慢生活不期而遇。在不疾不速的行驶中,听着船家应邀而唱的民间小调,望着河中心微微泛起的涟漪,再从低处向两岸仰望鳞次栉比的房舍,透过小舟的舷窗,那古镇河水清幽,水岸杨柳婀娜,楼台亭榭别致,小桥流水人家,船夫摇橹倒影,让人强烈感受到一种江南水乡的优雅古韵。醉梦江南,忱水人家,静静的河水,繁忙的小舟,古色古香的临街店铺和那沉睡千年的青石黛瓦,那种慢悠悠、晃悠悠、情悠悠的感觉,都在向游人诉说着古镇曾经的繁荣和沧桑,清雅和格致。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走在乌镇的古街柳巷,脚踏斑驳的石板路,千年古镇的深厚底蕴,都被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桥一船,一巷一亭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次在乌镇,虽然拥挤到人不是自己在走,而是被人流拥着走,但依然庆幸,在“环球同此凉热”的今天,隔壁邻国成了人间炼狱、世界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我们仍能“风景这边独好”,这种幸福感、安全感难道不会油然而生吗?

乌镇,犹如洒落在人心田的一帘幽梦,不管去还是不去,她就在那里,安静恬淡,任凭时光流逝,不变的是那份从容淡定,悠悠的往事,过滤了所有的激情,留下的只有永恒,和宁静……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