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亿:世情真伪复谁知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2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4-26

杨亿:世情真伪复谁知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片来源网络

宋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神童叫杨亿(974年-1020年),与生俱来的天赋,使他在宋太宗(939年-997年)、宋真宗二朝,留下闪亮光辉的足迹。

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85位汝州知州中,杨亿是个特殊的存在。

首先,他是个神童。中国历史上的神童其实不少,我们熟悉的甘罗、孔融、曹冲、骆宾王、李贺等等,都是有名的神童。当然,北宋也有,而且还不少,其中最具典型的是杨亿。跟其他神童不一样的是,这个人有点脾气和秉性,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直言进谏,最终因为自己的耿直而失宠。

其次,他的诗歌创作与探索,为后来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是宋诗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身为皇家文学从侍,他为人正直,不愿苟且而辱自身;他风骨清亮,具有独立于皇权的人格意识;他直言谏议,反对真宗搞劳民伤财的祀神求仙,不惧触怒龙颜。

杨亿不但是个天才学霸,品行也很端方。除了诗赋才华,他博览强记,还精通典章制度,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洋洒挥就,无需删改。当时求学的人,一致尊崇他。《宋史》记载他“重交游,性耿介,尚名节。”他还热心教诲引导后辈,靠他而成名的人很多。

在他身上,显示了宋代士人典型的气质人品。他曾自谓:“史笔是非空自许,世情真伪复谁知。”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童。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人。

7岁能文,十岁能赋诗,十一岁时,在京城即兴赋诗《喜朝京阙》:“七闽波渺邈,双阙气岧峣。晓登云外岭,夜渡月中潮。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年少时便有“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之志,宋太宗甚为赏异。

1014年,40岁的政治家杨亿,离开都城汴京,来到汝州。

他在任期间,风清气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深受百姓爱戴。

他还有一个显赫身份,是宋初文坛领袖。在汝州不足两年任期内,他为这里的秀美山水和人文风物,写下100多篇诗词,结集为《汝阳》。

不久杨亿调回京城,继任知州王曙,在当时被誉为“江北第一楼”的望嵩楼旁,建思贤亭,将杨亿诗词,刻在碑石上,存于亭下。

又过了75年,56岁的苏辙,因将先帝比作汉武,由正二品副宰相,降为从五品,出任汝州知州。

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85位汝州知州中,苏辙的任职时间最短,仅仅两个多月时间,但就在这不足百天时间里,苏辙做了新修龙兴寺吴道子画壁、补刻杨亿诗词、扩建思贤堂等几件文化大事。

苏辙的《汝州杨文公诗石记》和《思贤堂》诗中,能看到他对杨亿的深情追忆: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神童生来有异象。跟其他神童和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一样,杨亿的出身也是个传奇。据说,在他出生前,他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世外高人来访,结果他就呱呱坠地了。

杨亿出生后,返祖现象很严重,浑身都是毛,搞得家里人都以为没进化好,好几个月才得以脱落。

幼儿时,他的母亲教他读书写字,由于记忆力超群,学得很快,七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吟诗作赋,与客人高谈阔论,大家都说孩子不简单。

雍熙(984-987)初年,杨亿11岁,宋太宗听说了杨亿的事情,诏令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前往考试他的词艺水平,送至朝廷。连续三天应对,考试诗赋五篇,都是下笔就成。太宗对他大加赞赏认为是一个奇才,令内侍都知王仁睿将他送到中书,又赋诗一首,宰相也惊讶其才能出众,并作文章为他祝贺。第二天,朝廷下达制书说:“你正当年少,没有老师教导,却能识字作文,精神清爽似有神助。越影绝尘,一日千里,我对你寄有厚望。”就授予秘书省正字,特地赐予官袍和官牌。不久因遭父丧离职,服丧期满,恰巧从祖杨徽之任许州知州,杨亿前往依靠从祖父。致力学习,昼夜不停止,杨徽之间或与杨亿谈论,感叹说:“兴旺杨家门庭就靠你了。”

果不其然,杨亿20多岁的时候,被授予翰林学士,主职修书,副业当皇帝秘书。期间杨亿认识了北宋名臣寇准。

据说二人的相遇是这样的:寇准在中书省,正在和其他大臣对对子,寇准出一上联说:“水底日为天上日。”

结果没有人能对出,恰巧杨亿来报告事情,见无人对出,于是脱口而出说:“眼中人是面前人。”

在座所有的人都称赞对得好,寇准也认识这个“神童”。

我们知道很多神童小时候神得很,但是长大后就不行了,杨亿不是这种人,他长大后依然才华横溢,他是北宋著名的“西昆体”词人的代表。

什么是西昆体?所谓西昆体,就是喜欢遣词造句,精雕细琢,用典繁复,文藻华丽,讲究声律,如同晚唐李商隐的诗作那样虽然晦涩难懂,但境界奇幽,风骨清亮,典故频出,反正就是让人读起来感觉很高级,肚子没点墨水的是读不懂的。

比如他的这首七言律诗《泪》:

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谁闻垄水回肠后,更听巴猨拭袂时。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

这首诗是一首伤春之作,前3联列举历史上6件与悲哀有关之事,写6种泪。首联上句使苏蕙织锦事,下句用司马相如与其妻卓文君事。据《晋书·列女传》记载,苏蕙,始平(今陕西兴平)人,颇有文才,其丈夫窦滔在符坚时任秦州刺史,后因罪被徙流沙。苏蕙思念不已,织绵为《回文璇玑图诗》,寄赠窦滔。据《西京杂记》卷三记载:司马相如将要娶茂陵人女作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这里,作者援引这两件事,分别写思夫之泪与怨夫喜新厌旧之泪。诗人用这两件事,分别写失宠之泪与别亲之泪。

杨亿曾经为宋太宗做了不少这种诗词歌赋,宋太宗很高兴,杨亿很得宠,这种宠爱延续到了宋真宗的上台。

宋真宗还是太子时,杨徽之担任太子府首席幕僚,所有疏文都由杨亿起草定稿。宋真宗即位后,下诏钱若水编修《太宗实录》,全书一共八十卷,杨亿独自编修了五十六卷。宋真宗称赞杨亿擅长史学,后授予左司谏、知制诰,赐予金紫之衣。

景德二年(1005年),宋真宗下诏杨亿和王钦若主修编撰《册府元龟》,全书次序和体例,都是由杨亿制定。参与编修的官员分别编撰篇序,宋真宗还特别下诏,其他官员编撰的内容要获得杨亿审定之后,才能采纳使用。

但杨亿和寇准很像,二人都是那种特行独立、一身正气,有个性有骨气,敢于坚持正义,坚持自己原则,绝非那种奴颜媚骨的御用文人。

《宋史载》:杨亿“性耿介,尚气节”。正因为如此,杨亿见不得宋真宗的祥瑞封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大中祥符七年(1014),疾病痊愈,杨亿又任汝州知州,恰遇真宗加封玉皇名号,上表请求陪预,立即让人代职回京,作为参详仪制副使,知礼仪院,判秘阁、太常寺。天禧二年(1018)冬天,授予工部侍郎。第二年,权同知贡举,由于考核论定等级有差错而犯有过错,降职授予秘书监。母亲去世,当时举行郊礼,朝廷让杨亿担任典司礼乐,典礼没完毕就哭起来了,未服满丧期便担任工部侍郎,命令杨亿主持政事。

宋真宗当皇帝的时候,澶渊之盟打赢了不可一世的大辽,宋真宗见好就收,双方签订协议,维持和平的局面。

针对此事,以王若钦为首的北宋一些马屁精们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他们鼓动宋真宗去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被认为是极其荣耀的事情,在此之前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和唐玄宗都曾搞了泰山封禅的活动。不仅如此,泰山封禅还能彰显自己的帝王功绩,国泰民安,盛世繁华,所以,宋真宗求之不得。在王若钦等小人的操办之下,宋真宗很高兴,圆满进行了封禅活动。

与此同时,一大帮子文臣争相称颂拍马屁,唯独杨亿例外,他对宋真宗的封禅活动不屑一顾,毫不客气地写了首讽刺诗《汉武》。

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漙金掌费朝餐。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此诗对仗工整,文字奢华,典故频出,反正就是隐讽宋真宗奢靡求神,不问民生问鬼神。

宋真宗不傻,当然知道杨亿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所以,对杨亿开始不爽,而杨亿渐渐失宠了。

性情刚劲、性格孤僻的杨亿又得罪了不少朝中小人,他们开始了落井下石。

杨亿自知自己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待不下去了,于是产生了辞官的想法。正当他准备辞官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自己的老母亲突然病了。

杨亿是个大孝子,结果他的请假条还没得到宋真宗的批准就私下回老家了。其实,宋真宗本来给他买了药让他带回去的,谁知,送去的时候,杨亿已经提前回家了。这让宋真宗很不高兴,勃然大怒。

好你个杨亿,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于是将杨亿贬官外放西京洛阳,同意其因病疗养。成全了杨亿的辞官想法。虽然后来杨亿再次回到了京城,但他早已失宠,宋真宗对他的隆遇恩礼已经不复以前了。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杨亿郁闷而卒享年47岁。

杨亿身处最高权力中枢,却不为权势所扭曲,始终保持独立人格,不失真性情,不失真气质,实在难能可贵。

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居士面对不公大可怒目向前。好一个杨亿。

当时,汝州是天下禅宗的中心。

一天,杨亿拜访同僚,见读《金刚经》,笑且罪之。同僚读经自若。杨亿疑之:“难道超过孔孟圣贤之书?为何这么崇拜?”

杨亿读了读,懵然少懂,开始敬信。翰林李维勉令其多参多问。杨亿遍访高僧,潜心内典,“吟成南国碧云句,读遍西方贝叶书”。

出守汝州时,杨亿拜谒广慧元琏禅师。元琏是首山省念的高徒、风穴延沼的法孙,住“风穴新寺”,即东禅院广慧寺。

杨亿很自负,一见面就说:“布鼓当轩击,谁是知音者?”布鼓响无声,何人能听见?

元琏淡淡地说:“来风深辨。”意思是说,就是一缕清风,我也看得明明白白。

第一回合就败了,但杨亿不服:“禅客相逢,弹指之间就高下立分吗?”元琏反问:“君子可入?”杨亿只能“喏喏”。

宰相王随到汝州后,拜访首山省念禅师,得言下之旨。按辈分,是杨亿的师叔。《青箱杂记》云:“王文正与杨文公为‘空门友’。杨公谪汝州,公适当轴,每音问不及他事,唯谈论真谛而已。余尝见杨公亲笔与王公书云:‘山栗一秤,聊表村信。’盖汝唯产栗,而亿与王公忘形,以一秤遗之。”

杨亿有《送禅牀与枢密王左丞》一诗:

“北祖安禅唯看净,毗邪升座更谈空。须知密勿万机外,常在瑜伽三昧中。”

他将自己与高僧交往语录,裒辑而为《汝阳禅会集》十三卷。

杨亿在汝州期间,作诗百首,为《汝阳集》。其中,《风穴寺珍珠泉》诗云:

何须十斛买明珠,滴沥泉声迥不殊。蠙腹从来归大壑,驪龙颌下发清癯。潇疎滴滴侵诗思,历落声声空古寺。夜梦不成惊雪喷,起唤苍头风扫字。君不见,胸中泄出银河万丈高,收拾明珠献圣朝。

杨亿离开汝州后,汝人将其诗刻于石上。

皇祐年间(1049—1053),王珦瑜任汝州知州,在望嵩楼苑内建“思贤亭”一座,置石于其中。

绍圣元年(1094),苏辙知汝州,“时亭弊已甚,诗石散落,亡者过半,取公汝阳编诗而刻之,乃增广思贤,龛石于左右壁”。

其《汝州杨文公诗石记》中云:“呜呼!公以文学鉴裁独步咸平、祥符间,事业比唐燕、许无愧。所与交皆贤公相,一时名士多出其门。然方其时,则已有流落之叹。既没七十有五年,声名犹籍籍于士大夫,而思贤废于隶舍马厩之后,诗石散于高台华屋之下矣。凡假外物以为荣观,盖不足恃,而公之清风雅量,固自不随世磨灭耶!然予独拳拳未忍其委于荒榛野草而复完之,抑非陋欤?抑非陋欤?”

在此期间,汝州经济发展、社会平安,他常把州务托付僚吏,以文墨自娱,并与风穴寺和尚切磋诗艺,成为风穴寺俗家弟子。

在汝州任职期间,一次朋友钱惟演来访。

钱惟演,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吴越末代国主钱俶的四子,幼年随父亲投降大宋。到了宋真宗继位后,钱惟演逐渐有了进入上层的机会,经过多年小心谨慎的打拼,最终和杨亿一样,也成了翰林学士,这相当于北宋时期文臣里面的最高职称,二人都是较为纯粹的文人。

虽说汝州离洛阳不过一百多里地,但来回一趟也是舟车劳顿。看到老友前来探访,杨亿心中自是十分欢喜。杨亿在汝州著名的望嵩楼上设宴款待钱惟演,并向他询问朝中的大事小情。杨亿说,汝州有一风穴寺,寺中的僧人禅性极高,建议钱惟演有空可去一看。

第二日,两人带着随从兴致勃勃地游览了风穴寺。杨亿因为多次来过寺里,所以说起寺中的种种如数家珍,钱惟演听得十分着迷。半天的游览结束后,钱惟演对杨亿说,大年兄,余闻汝州有一处温泉之所甚是有名,不知兄是否有闲暇带我去温泉看看。杨亿笑道,此地温泉乃是中原一带最好的温泉,希圣兄果然是行家,明日我便陪你前往。

隔日,两人来到汝州温泉。泉水淙淙,热气腾腾。杨亿和钱惟演宽衣解带,赤诚相见,一边泡温泉,一边说着朝中轶事,好不惬意。当然,两人说的最多的还是他们一起编纂的《册府元龟》,此时,《册府元龟》已经全部编纂完毕,可谓完成了一件巨大的文化工程。连真宗皇帝心情都格外轻松,更遑论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了。

浸泡温泉池中,如沐春天。杨亿不禁灵感闪现,急忙唤人取来纸笔,写下了《温泉》一诗:

大造真炉冶,不炊亦沸汤。珠喷泉带雨,暖溢谷称旸。仗涤尘凡虑,兼滋枯槁乡。惟余诗酒癖,未肯告医王。

这首诗形象地刻画了天造地设的温泉风光,对温泉消除疲劳荡涤尘垢以及治病的神奇疗效大加赞扬。

杨亿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

景德二年(诏题《册府元龟》)。编书之余,他们作诗酬唱,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仿,号为西昆体,在宋初风靡数十年。

西昆体承继晚唐李商隐诗风,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曾说,杨亿诗词,一味雍容华贵。但因杨亿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对百姓疾苦有所了解,视野雄阔,其诗作并非无病呻吟的贵族文学。

杨亿的诗歌创作与探索,为后来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是宋诗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西昆体虽然未能在唐诗之外开辟新的境界,但是相对平直浅陋的五代诗风而言,它华丽、绵密的诗风自然意味着艺术上的一大进步。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随着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开创的新诗风兴起,西昆体的影响渐渐式微,以致丧失诗坛主导地位。但是,其代表人物杨亿身上表现出的独立自尊、率性纯真的精神气质,无疑在北宋士林中树立了正面典范。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这样一个北宋大才子离开汝州知州任上不久便去世了。如果能够长寿一些,说不定,杨亿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难怪苏轼在《议学校贡举状》中评价他:“近世士大夫文章华靡者,莫如杨亿,使杨亿尚在,则忠清鳗亮之士也,岂得以华靡少之。”

这也算是对他最中肯的评价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