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4月15日,记者从市交警大队了解到,日前,在我市向阳路发生一起因“鬼探头”引起的交通事故。一男子骑电动车闯红灯、逆行、不按规定道路行驶,“鬼探头”式横穿机动车道,被一辆小型轿车撞倒受伤。交警判定,由于电动车违规横穿马路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提起“鬼探头”式横穿道路,也许有些人会比较陌生,但是开车的人肯定不陌生,多少次突如其来的相遇,惊得老司机们都要得疑心病了。因为“鬼探头”很难提前预测,所以因“鬼探头”引发的交通事故还真不少。
据了解,很多电动车、自行车乃至行人仗着体积小、活动方便就在马路上随意穿插,殊不知这种行为非常危险,行驶中的车辆视线存在很多盲区,很容易看不到穿插的非机动车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那么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鬼探头”事故呢?市交警大队调查发现,“三大高发地”最容易发生“鬼探头”事故!1、红绿灯路口:由于红绿灯路口等地具有交汇性的特点,已成为“鬼探头”事故的高发地。车辆在等待绿灯通行时,如果行人或非机动车从斑马线上闯红灯,很容易被停驶的大型车遮挡,导致后方通行车辆来不及刹车而相撞。2、公交车站台:公交车站台是“鬼探头”事故的又一高发地。很多人下公交车后不等其驶离就从车头前过马路,但由于公交车车体庞大,从公交车左侧驶过的车辆驾驶人基本看不到前面是否有人,车头突然窜出的行人往往让其猝不及防。3、有隔离护栏或隔离带的马路: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为抄近道随意跨越隔离带或钻穿隔离护栏后从车流中间横过马路,致使路过车辆来不及刹车直接撞上。
对于“鬼探头”式的横穿道路,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非机动车应如何做到有效规避和预防?市交警大队分别提出了有效对策,教你如何避开。
机动车驾驶人对“鬼探头”的预防
1、防范“鬼探头”事故,关键是提高安全意识。机动车驾驶人要知晓“鬼探头”的高发地,开车路过“三大高发地”,尤其紧邻大型车时更需小心谨慎,减少视线盲区。老驾驶人常说的“超车看车头,会车看车尾”,即是预防“鬼探头”事故的经验之谈。超车看车头,是指超车时要注意防范被超车的车头前突然窜出行人或非机动车;会车看车尾,是指会车时要注意防范对向交会车的车尾处突然窜出行人或非机动车。2、养成“备刹车”的好习惯。即使是老驾驶人、驾车高手,突遇“鬼探头”,也会吓一跳。预防这一事故的办法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养成“备刹车”的好习惯,即开车时只要不踩油门,右脚一定放在刹车踏板上,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及时踩刹车。3、通过公交车站、路口时减速慢行。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段和环境,机动车的减速慢行非常必要,可给驾驶人留足反应时间,给机动车留够制动距离。驾驶人发现前方公交车停靠站时,要减速慢行,观察道路状况,打灯提示;在车身与公交车车身重合时要鸣喇叭提示;经过路口时注意减速,观察道路两侧是否有机动车或行人经过,尤其在没有红绿灯和交警指挥的路口,更要留心。行经建筑物拐角、绿化带两端,应减速并鸣喇叭,以防行人突然出现发生意外。儿童的规范意识相对较差,因此在开车经过学校、小区等路段时,更要提前减速,防范撞上突然出现的儿童。
行人、非机动车对“鬼探头”的预防
1、遵守交通法规。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来说,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抢道、不逆行、不违法横穿马路,是避免“鬼探头”事故的关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闯红灯和横穿过马路酿发事故,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2、不心存侥幸。人的血肉之躯难抵机动车的金刚铁骨,非机动车和行人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不以“鸡蛋碰石头”。3、把握预防“鬼探头”的细节之法。不做交通安全的“冒失鬼”,过马路时除了不闯红灯,还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晚上过马路时更要小心谨慎;从公交车下车后,不从车头绕行。
要真正避免“鬼探头”出现,最根本在于广大市民要遵规守则。市交警大队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路口时注意观察车辆状况,杜绝“中国式过马路”,不穿行车流,不跨越护栏,遵规守则才是保障生命的最好方法!
融媒体中心记者宋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