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丞相申屠嘉公益广告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1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4-16

耿直丞相申屠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片来源网络

伏牛山深处,弯弯地、细细地流出一条小河,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太多的人注意她的存在,然而,她总是以她那优美的姿态流淌着、浇灌着、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大地,养育着一方华夏子民,流出了灿烂的汝河文化。这,就是汝河。

西汉丞相申屠嘉(?-前155),西汉时汝州人,文武兼备,随汉高帝征战,因军功由士兵连升至都尉,汉孝惠帝时,升任淮阳郡守,孝文帝元年(前179),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张苍任丞相之后,申屠嘉升任为御史大夫。因申屠嘉处理朝中大事很有主见,就免去张苍丞相之职,由申屠嘉继任。

申屠嘉为人廉洁正直,在家里不接受私事拜访。死后被汉景帝追封谥号为节侯。司马迁称其是一个刚正坚毅、品德高尚的人。

他不光耿直,而且气性也很大。官场受挫,他气得呕血而死。

从申屠嘉个人来说,他缺乏了一点点人情味,但历朝历代和这个世界,可能很多人不愿意自己去作申屠嘉,但却需要有申屠嘉这样的人存在。

申屠嘉因重视礼节礼仪,秉公执法,深受汉文帝的赏识。

汉文帝免除了张苍的丞相职务之后,要任命一位新丞相,新丞相的职位由什么人来担任,他想了很久,最后想到了申屠嘉。

这申屠嘉是梁国人,又是汉高祖的老部下。由于战功赫赫,一步一步从下面提上来,先提为队率,打黥布时提为都尉。孝惠帝时,为淮阳太守。孝文十六年,升为御史大夫。

在汉高祖刘邦这一辈还健在的开国老臣中,目前数申屠嘉人望最高。所以从论资排辈来说,把申屠嘉提为丞相,这是最合适不过的。

申屠嘉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为人刚毅守节,在汉初的丞相中,其政绩和威望虽不能和萧何、曹参、陈平比较,但仍然是不错的。

当时有一个太中大夫叫邓通。太中大夫是皇帝身边的一位小官,一位专门陪皇帝吃喝玩乐的弄臣。这弄臣邓通深得汉文帝的喜欢,文帝经常到邓通家喝酒,赏给邓通的钱累计起来,竟有数万之巨。

有一天,丞相申屠嘉入朝面奏皇上,汉文帝坐在殿上,邓通竟不回避,坐在皇帝身边。见丞相来了,也不施礼,仗着皇帝的龙幸,不把丞相当回事,态度倨傲怠慢。

申屠嘉十分轻蔑地瞟了他一眼,心想:邓通如此,成何体统!申屠嘉奏事完毕,邓通也走了,申屠嘉看着他的背影在殿外消失之后,就对汉文帝谏言,说他宠爱身边的臣子,就给他们赏礼,让他们发财,这也无可厚非,谁也管不着。但朝廷是皇帝接见臣子、在此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朝廷上的礼节,是不能不严格执行的,像刚才……话还没有说完,汉文帝就不让他说了,告诉申屠嘉自己明白他的意思,像刚才邓通这一类违反朝廷礼节的事,让他也不要到外面去说,自己私下注意改正就是了。

申屠嘉看到汉文帝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就决定好好教训一下邓通。那天,他派人送信给邓通,叫他到丞相府来一趟,丞相有事召他面议。

邓通接过那长二尺的书简一读,那上面全是官样文章,并没有讲召他所议何事。邓通心想,我只不过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小官,又不管国家大事,丞相召我面议什么?

他想起来了,自申屠嘉上任丞相以来,过去从未因公见过面。前几天,他在文帝殿前见到他,却看他满脸的不高兴,显然是怪他坏了朝廷礼节,有意不作回避之故,既如此,这次召见就必然是给他算账,来者不善。

邓通放下书简,告诉丞相府的来人,让他回复申屠丞相,就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去见。丞相府的来人走了,邓通心想:我不去见你,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听完来人的报告,申屠丞相大发脾气,让人把邓通抓来,要斩了他。申屠丞相派出的人马还未出发,早有人到邓通家去通风报信了,告诉他申屠嘉要派人来抓他,还要砍他的头。

邓通这一下可慌了手脚,赶忙逃出家门,先躲一下再说。但他想,躲是躲不掉的,还是向汉文帝求情吧。他急忙进了皇宫,见了文帝,就双腿跪了下去,哭着告诉文帝,申屠嘉要来杀自己,让文帝救他。

文帝虽知事出有因,但也没有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么严重的程度,便问他申屠嘉为什么要杀他。邓通就把申屠嘉让他去丞相府的事说了一遍。

汉文帝听完之后,就知道是邓通的错,让他去丞相府认错。邓通听后不敢去,汉文帝就让他放心,自己会安排的。事已至此,邓通只得硬着头皮,提心吊胆朝丞相府而去。

进了丞相府,邓通摘了官帽,打着赤脚跪在地下,边爬边磕头请罪。申屠嘉坐在桌前连看也不看他一眼。看到他跪在身边半天,这才侧过脸来大声喝斥道:“我们这个朝廷,是汉高祖领着我们这些老家伙打下的天下,你一个芝麻大的小官,居然戏弄朝廷,违理违法,你犯下大不敬罪,罪当斩首,来人啦,把他拉下去,斩了!”

邓通听说斩首,吓得屁滚尿流,魂飞魄散,连连磕头,以至额上流血不止。汉文帝估计丞相把邓通整得差不多了,这才派出使者到丞相府,使者到了丞相府,给申屠嘉说:“陛下派我来告诉丞相,邓通有错在先,但并不是什么大错,请丞相宽容,放了他。”

申屠嘉听后,看到邓通那可怜的样子,便答应放了他。邓通随使节到了汉文帝身边,对皇上哭诉说丞相差点儿杀了他。汉文帝便严肃地告诉他,让他以后要接受教训,不要再那么嚣张了。从此之后,邓通的行为收敛了很多。

《资治通鉴·汉纪》记述了这件事,意在说明,礼法作为国家的重要法规和纲纪,其权威是不容挑战、不可蔑视的;如果有人胆敢挑战礼法的权威,就将受到严厉惩罚。

经此一役,申屠嘉在朝中的大佬地位算是确定了下来。但是汉景帝登基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申屠嘉的大佬地位再次受到挑战。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登基为帝。汉景帝登基后器重晁错,有什么事不再跟申屠嘉商量了,最宠信的人变成了晁错,许多国家大事都要他审定。申屠嘉以为晁错是同邓通一样的人,于是就想找机会把他办了。

当时晁错担任内史,他居住在内史府。内史府距离皇宫很近,但是因为一道宫墙挡住了去路,因此每次晁错进宫汇报,总要绕很远的路。晁错命令人把宫墙开了一个门,汇报工作也就方便了很多。

申屠嘉知道了这个消息,准备去宫中弹劾晁错。晁错知道申屠嘉的厉害,先一步从宫墙开的门中入宫,向汉景帝请罪,汉景帝表示原谅了他。等到申屠嘉来到宫中,晁错已经离开。申屠嘉还没有弹劾,汉景帝就对他说:“晁错的事情我知道了,他有错,我已命令罚他一个月饷银。”

申屠嘉被噎住了,还没有说话,就被汉景帝给怼了回去。申屠嘉明白晁错已经来过了,汉景帝也原谅了他,只好悻悻离去。在回到府中后,申屠嘉大骂晁错:“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

那么,同样是皇帝的宠臣,为什么申屠嘉可以轻松收拾邓通,却奈何不了晁错了?有好事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分析:

其一,皇帝不一样了,尽管人们常说什么“文景之治”,实际上,汉文帝的水平甩汉景帝好几条街,那处理方式能是一样吗?

其二,对象不一样了,尽管都是受皇帝喜爱的宠臣,邓通靠的是溜须拍马,晁错靠的是真才实学,那待遇能一样吗?

其三,形势不一样了,诛杀诸吕以后,功臣集团始终牢牢把握着朝政大权,皇帝想干什么事,没有丞相点头还真就不好办。

但是经过汉文帝的精心培养,以贾谊、晁错、袁盎等人为代表的草根势力已经在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换句话说,申屠嘉表面上是想对付晁错,实际上,是想跟皇帝精心培养的新兴势力掰掰手腕,可惜失败了。

经过晁错事件,申屠嘉一病不起,最终病逝。申屠嘉为人正直,一心为了国家着想。他一次想要杀邓通,一次想要杀晁错,都是想要为了国家清除奸佞。只是他的脾气太急,并没有分清谁是奸佞,谁是忠臣,还落得被气死的下场。

抛开申屠嘉个人的才干和能力以及种种缺点不足不论,单就申屠嘉维护并执行制度、法律这点来说,申屠嘉是值得称道和光荣的,并且值得后世人们效仿和可以作为榜样的。

申屠嘉是个典型的法律机械主义者,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他谁都敢治罪。这样的人很可怕,连皇帝老子也不愿意得罪,皇帝也需要这样的人为他的社稷和江山着想,需要这样的人来维护自己的天下。

占据了法律和制度的制高点,申屠嘉就可以号令天下,就可以文攻武卫,谁能奈我何?所以申屠嘉能够历经五朝,能够官作了那么多年,能够活一大把年纪而不坐牢、被杀头,就在于他自己清廉、干净并且始终高举法律和制度的大旗,捍卫着自己和皇家的天下。

人这一生,最终都免不了死亡,只是死的方式不同。有的人死得其所,有的人死的光荣,有的人死的伟大,有的人死的高兴并快乐着,也有的人死的悲哀并愤懑着。比如申屠嘉就是悲哀并愤懑的最好证明。

申屠嘉之死之所以悲哀,有以下原因:

其一:想施展抱负,却没有话语权。姑且不论其才干如何,既然到了丞相的位置上,他肯定也想有一番作为,但是文帝时人家本来不想用你,想用的是自己的小舅子,你只是个傀儡丞相,替身而已,能让你说话算数吗?景帝时晁错正受宠,正要改革施展抱负,你在这里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皇帝能听你的吗?

其二:想执行制度却屡屡被阻止甚至破坏,愤懑不已。《汉书》的作者班固认为,申屠嘉忠诚正直,谨守礼节。无论是申屠嘉惩罚邓通,还是找借口杀晁错,这些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的,都是在执行制度和维护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皇家的利益,都是皇帝制定的,人家说对就对不对也对,你申屠嘉又能奈我何?无怪乎有人哀叹:制度的制定者是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这话不绝对,但也很有一定的道理。生逢其时的申屠嘉不郁闷至吐血才怪。

其三: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只有去死。不会变通的申屠嘉只知道维护制度,但却屡屡得罪弄臣和能臣。邓通是文帝的贴心人,是个弄臣无疑,但你申屠嘉却要和他作对,皇帝能高兴吗?景帝听从晁错的话,要去实行新政和改革,你却因嫉妒而生恨,故意挑晁错的错儿,杀了晁错,皇帝能干吗?因此申屠嘉呕血、悲哀而死也就不足为怪了。

申屠嘉悲哀地死了,但申屠嘉也很光荣,他的死悲哀和光荣并存,也有着被人称道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了申屠嘉,那么,严肃的法律和制度岂不成了一纸空文?至少说,摆在台面上的法律和制度,是需要人人遵守的。

司马迁这样评价他:申屠嘉可以说是刚正坚毅、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他却既不懂权术又没有学问,和萧何、曹参、陈平这些前辈丞相相比,恐怕就要逊色一些啦。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