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1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4-13

沈复: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地方,遇见对的人,更是一种幸福中的幸福。

这句话,用在沈复与陈芸身上,无疑是最幸福的诠释;而用在沈复、陈芸与汝州温泉的关系上,则更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士族文人之家。但他并非什么大人物,史料称他是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没有考取过功名,一生大多寄人篱下做师爷,卒年无考。沈复这个人,饱读诗书却不愿入仕,纵情享乐却不愿赚钱。这一点,和贾宝玉很是相像。

1808年(嘉庆十三年),朝廷下旨册封琉球国王,派遣太史齐鲲为正使、侍御费锡章为副使,沈复作为太史的“司笔砚”也一同前往。

沈复的《浮生六记》,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余生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他的《浮生六记》是一本颇有争议的书。这本书本是六卷,如今仅存四卷。“浮生”二字,源于李白的“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除了《坎坷记愁》,剩下三卷,写的尽是些闺房之乐、诗酒之乐、游玩之乐。

这都不重要。对沈复来说,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而这极致又平凡的浪漫,正是他与芸娘一生的幸福体验。

自古以来,但凡是有争议的话题,热度总是会居高不下。比如说《红楼梦》和《浮生六记》,金玉良缘好还是木石前盟更妙,这个话题被讨论了几百年,我们还是乐此不疲。

《红楼梦》自有红学专家去研究,这里单说《浮生六记》。据说沈复被父亲赶出家门,迫于生计,只得去给别人当幕僚,或者是卖卖字画。只可惜,他这人耐力不够,定力又太差,放飞自我的结果,便是妻子重病没钱医治,一双儿女也相继夭折。

没钱、没事业心、没责任感,还特别好面子,这样的男人不就是“渣男”的典型么?

既然作者是这样一个人,书的内容也与家国大义无关,为何这本书却依旧流传百世,还得到了诸多学者和名人的大力推荐呢?

细细读过才明白,存在,即是合理。书的好坏从来都不在于故事,而在于它所传递的精神。

谁说古代的生活就很无聊,那是因为没有遇到有趣的人。在任何时候,只要两颗有趣的灵魂相遇,就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像沈复和他的妻子芸娘之间,那可是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趣事。

他们一起经历许多难忘的瞬间,刻骨铭心,沈复将这些回忆一一记在了《浮生六记》里面,虽然先人已逝,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流传了下来,让人心生羡慕。

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是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多活一天也是浪费,若是和有趣的人在一起,一辈子也嫌不够。

沈复很幸运,能够在年少的时候就遇到与他志趣相投的人,他见到她的第一眼,就确定她是自己今生想要娶回家过日子的人。他最终将她娶回了家,将那个和她志同道合的女人,娶回家做了他的新娘。

《闺房记乐》篇中,沈复和妻子陈芸的相处模式让人羡慕不已。他们两人之间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刻骨铭心的大事,书里记录的全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极了我们自己。

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没有争吵,没有妒忌,没有猜疑,有的只是一团和气。

沈复不是个好男人,但他却又是最懂得夫妻相处之道的。持久的夫妻关系,源于两相情愿,互相欣赏。

陈芸是沈复舅舅家亲戚的女儿,自小聪颖明慧,学说话时,听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四岁丧父,芸娘年纪稍长后,便替人做一些针线活,以负担弟弟求学的费用。刺绣之时,还自学成才,吟诗作对也不在话下。

沈复幼时回老家探亲,听说了芸娘的事迹赞叹不已。见芸娘还写出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般绝妙的句子,顿时心生爱意。

“若为儿择妻子,则非淑姐不娶。”十三岁的沈复,就此和芸娘自此定下了婚约。

芸娘这样的女子自然是配得上沈复的深情。还未成婚之时,沈复出了水痘,芸娘便亲自斋戒祈福,一直持续到婚后。成婚之后,二人更是耳鬓厮磨,形影不离,爱恋之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聪慧的夫妻,不仅是爱侣,更是朋友,知己。就像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志同道合,才留下了赌书泼墨的千古佳话。

天热的时候,沈复夫妻二人便一起研习书卷、赏花望月、对酒当歌,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也曾垂钓碧溪中,也曾登高望远,携手共看夕阳。

有一次,沈复去参加一个庙会,芸娘也想去凑热闹,却又因为女子身份不便抛头露面。沈复居然想出了女扮男装的法子,最终带着芸娘高高兴兴地逛了庙会。在那个年代,为了妻子的片刻欢颜,而不顾世俗礼法,这样的男子寥寥无几。

沈复对芸娘的爱意无以复加,他在书中曾这样赞美芸娘:芸的癖好既与我相同,而且能察言观色、推敲眉目,所以我一举一动,对她使个眼色,她便心领神会,无不办得头头是道。

后来,芸娘因为一些事情和公婆生了嫌隙,被赶出了家门。沈复虽然没有努力赚钱挽回局面,却始终没有休妻,就算穷困潦倒也依旧陪着芸娘。在情义上,他是无愧于妻子的。

睿智的夫妻,就算生活贫贱,内心依旧充盈。

沈复与芸娘之间也经历很多磨难,但所有的苦里,都藏着甜。

再难的日子,他们都能过得有趣而浪漫。

“不似汝雅泉佳,能到汝州。”

这是沈复与芸娘在汝州温泉沐浴时吟下的句子。

沈复少年之时随父游宦读书,奉父命习幕,曾在安徽绩溪、江苏扬州、河南汝州等地做幕僚。他平时爱看书,好游山水,工诗善画,长于散文。

新婚不久,这日,沈复看着《奇林杂异》,心中想着,自己同芸娘成婚也有不少时日了,不若去这汝州的汝雅泉玩玩,好生潇洒。便朗声道:“芸娘,你我成亲已六月有余,良久月上,便去这汝州玩玩可好?”

“汝州有何好玩的?”芸娘绣着手中的双面绣,笑道:“依我说,莫如登黄鹤楼。”

“芸娘,你这就不知道了。汝州好玩的不逊于其他,汝州温泉最为出名。徐霞客、孟诜等人都曾去过,都说温泉养人,我在《奇林杂异》所见,如今这汝雅泉倒是个好去处。”沈复道,“古有唐高宗偕皇后去那汝州治疗风眩症,今有沈复同芸娘,有何不可?再说芸娘你日日操持家中之事,手掌中馈,便是去轻松也无不可。”

“如此甚好。”

两人便相偕而去。

汝山之面,在汝州,数十里皆壁。水从瀑出,万仞直落,势不得不森竖跃舞。往外十几里,登望绝胜,沿崖而折,峡苍碧立,突见一泉,泉中无石无屿,泉色暖肤,扑面雾气腾腾,此为汝雅泉。

汝州貌古,汝山幽邃。芸娘见之,为之动容,道:“《游天目记》中讲,‘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已至石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从前未觉不可,如今来了汝州,方知此话也并非全对。”

沈复目露赞赏,点头道:“汝山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确是不错。”

两人便顺延而上,至汝雅泉。泉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雾气之乍出于匣也。汝雅泉不负其名,淡色轻阴,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如花笑靥。沈复见其雾缕缕出泉中,如堵碎玉,伸手一试,果真水温。

“芸娘,汝雅泉果真温泉,快快来此,同我一道泡泡。”

芸娘便褪去衣衫,滑去泉中。

沈复抬头看云,见其白净如绵,幻而非想,灵感一来,便吟词一首:“书剑忆云中。从前事,底处不堪伤。念汝雅嫩旖,向南汝山;白净如绵,窥宋东墙。汝城外,燕随青步障,丝惹紫游缰。泉水古今,雾烟前后,暮云楼阁,春草汝雅。回首不萧瑟。年芳但如雾,镜发成霜。独有蚁尊陶写,蝶梦悠扬。听出塞琵琶,风沙淅沥;寄书鸿雁,烟月微茫。不似汝雅泉佳,能到汝州。”

“夫君的词,又有长进了。”

“泉水如何?”

“此泉果真大好。初泡只觉暖身,再泡一会儿便觉心暖,身子都不如往前畏寒。”

“食疗鼻祖孟诜曾夸过这汝州温泉的疗效,如今看来,果真不假。”说罢,沈复便把衣物往旁一扔,游去泉中,喟叹一声。

于这汝雅泉中,温泉暖身,沈复心思放空,突然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灵感一来,便让芸娘写道:“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温泉,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

芸娘道:“你这灵感来的巧,我恰恰将你先前所吟之词写好。”便将沈复刚才所言写了下来。

“你这不具韵律,潇洒的紧,提个什么题目为好?”

“芸娘做主便是。”

“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暖泉宜人,纵身其中,便觉浮生若梦,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又有何用?”芸娘叹惋:“便叫作《浮生记》好了。”

“不错不错,此名甚好。”

多年后,沈复仍记得与芸娘在汝州温泉那几月,他看着芸娘在汝雅泉中的倩影出了神儿。泉外的芸娘,在竹篱下,粉颈低垂、身姿婀娜,一双素手在绣绷上灵活舞动,眼眸顾盼神飞间,像是浸含着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后世之人阅《浮生六记》,感沈复之心,道是:“汝雅泉中,泉中暖光,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有情人在泉心。而今追忆曾游处,无数鸳鸯鸟。紫玉烟沈,芸娘花桃重来亦是如云锦。钟情皆是相思路,盼汝州,草尽红心。动心吟,碧落黄泉,痴心仍旧。”后人纷至沓来,来汝州见其汝雅泉。今世之人皆偕妻来此,放松心情,以慰身心,心怀深情所表,汝雅泉也。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再穷困的苦日子里,也能咂摸出甜蜜的滋味来。

林语堂觉得:《浮生六记》里的女主角陈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那么,芸娘的可爱之处在哪里呢?

沈复生性豪爽不羁,骨子里都透着文人的风雅,就算后来被赶出家门,寄宿在友人家中时,依旧不改作风。时不时邀三五好友吟诗作对,把酒言欢。

换作时下一些媳妇,早已暴跳如雷,辱骂不止,甚至会去掀桌子。芸娘却依着丈夫的喜好,变着法子周转。

居室光线太暗,就糊上白纸补光。银钱不够,就当了首饰分担。丈夫爱喝小酒,为免铺张浪费,就亲自做了个梅花形的精巧食盒来安置下酒菜,既风雅又实用。

夏天荷花初放时,晚上闭合,白日盛开。芸便用小纱囊,撮少许茶叶,放在荷花心。第二天早晨取出,烹了雨水来泡茶,香韵尤其绝妙。

既得了天地之精华,又让友人之间的聚会惊喜连连。如此精妙的心思,我们也只想想得了。

沈复不是个好男人,但他却又是最懂得夫妻相处之道的。持久的夫妻关系,源于两相情愿,互相欣赏。

每每想到这里,沈复总是思念不已,怀念从前那细微之处见真情的平淡日子。

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女性,大多都只关心自己,哪里有心情去关心观察平时的生活。但芸娘却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她善于去观察生活,并且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加有趣,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古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芸娘偏偏不同,她宁可将自己的化妆盒卖了,也要去买书来看。也正是因为她的文学修养,才能够和沈复一起吟诗作画,沈复爱作画,她就为画题词,这种夫唱妇随的日子,惬意而又快乐。

人这一生,不过都是在漫长又无聊的日子里苦中作乐,生活已经够苦了,如果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在一起,那不是更加煎熬?一个有趣的人,总能给自己给他人的生活带来别样的乐趣,这应该是沈复始终对芸娘念念不忘的原因吧。

古时候的女子,大都被禁锢在家中,她们的世界就是小小的一方房子,一是丈夫不会带她们出门,二是传统的观念就是女子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沈复夫妇可不同,沈复喜欢游山玩水,也喜欢带着芸娘一同出游,似乎那广阔的天地,必须要和她一起欣赏,才别有一番风景。

芸娘同一般女子可不一样,她身上有着反叛和探险的精神,她也向往着未知的世界。

所以,她总能跟上沈复的思想和脚步,陪他一起,看尽世间一切。

芸娘临死前,说了这样一段话:回忆妾身跟着郎君,夫唱妇随二十三年,承蒙郎君错爱,凡事百般体恤,不因为我顽劣而放弃我,知己如郎君,得到这样的夫婿,妾身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心意相通,默契十足,这样的夫妻福分,世间又有几人能享?

浮生若梦,一回首,已然一世。

沈复与芸娘夫妻的生活从不拘泥于金钱,有钱的时候过有钱人的日子,一起观赏月亮,吃瓜果,逛遍园林假山,没钱的时候也能够一起吃粗茶淡饭,过日出日落的娴静日子。

寻找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就像《浮生六记》里的描述,其实真正的幸福,点点滴滴就在我们生活中。

“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

“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这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

尽管沈复的日子过得很窘迫,但是他为了所爱敢于冲破封建束缚,视妻子为闺中良友,还用文字记录了和妻子的生活乐趣。这就是沈复和芸娘普普通通、琐琐碎碎的爱情。

谁能想到,平凡的日子也可以过得这般有趣呢,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将平凡的日子过得如此有趣。

芸娘不会逼迫沈复去考取功名,能够陪着他过卖画为生的日子,即使被迫离开家族以后,日子过得艰难,但只要夫妻二人同在,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人这一生,有像芸娘这样懂得自己的人,也是人生一大幸事。找一个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长路漫漫也要坚持自己的可爱,就像芸娘一样,无论年龄多大,但在沈复的心里,她仍然是当初第一次见面那般,单纯又天真。

她留给外人的样子,永远都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的样子,只有沈复知道她私底下是有多么的可爱,她的活泼天真为夫妻二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沈复曾给芸娘刻了一对印章,上面写有“愿生生世世为夫妻”。出远门的时候,他总会寄书信回家,而芸娘就会在回信上印下他们的专属印章。

这样的定情信物,也只有沈复能够想到了,羡慕这个词已经说烂了,但还是忍不住说,这个礼物真的别出心裁。

琐琐碎碎的《浮生六记》,蕴含着不一般的感情。

红学家冯其庸说:“《浮生六记》是《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伟大作品。”

台湾学者俞国基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学中只有这两部够资格称之为文学巨著。

1935年,林语堂将其翻译成英文,截至目前,海内外版本超过100种。风靡港台的影视作品《芸娘》,即根据《浮生六记》改编。

他在翻译《浮生六记》时,在序言这样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并非最美丽……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然而,《浮生六记》在作者生前只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苏州一带流传。直到光绪四年(1878年),才开始以活字版行世,但这时,全书只残存《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4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两卷已经不见了。

林语堂当年英译《浮生六记》时,曾充满期待地说:“我在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倘然有这福分,或可给我们发现。”斗转星移,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年的文坛巨子林语堂,如今早已作古,终其一生,期待仅仅是期待。

这就是《浮生六记》,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其中还蕴含着一个道理:世间虐我千百遍,我就不滚蛋。

世俗越无趣,就越要活得有趣。

世俗越薄情,就越要活得深情。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