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有生育计划的快看,网上就能办!“铅衣人”一天1 5台介入手术视力检查守护光明入户随访暖人心诗人踏歌来风穴赋新篇医生拒收红包暖人暖心显医德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1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4-07

诗人踏歌来风穴赋新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清明节,夷园内,细雨蒙蒙,花木葱茏。

唐代汝州籍诗人刘希夷墓前怒放的迎春花,为这里平添了几分新春的葳蕤。

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诗人,正在这里举行一场诗歌盛会———罗曼司重演诗社首届当代诗研讨会(2021),正舒缓有序地揭开面纱。

雨水里的春天,也是难得的春天吧。春雨漂洗着春日里的灰尘,而被洗礼的春色,一天比一天变得智慧而成熟,诗意而盎然。

受邀前来的国内著名诗人张杰、小庄、王东东、北渡、木易、萧瞳、纪余夫、世宾、吴丹凤张亚琼、余力、赵晓辉、张小榛、李庄、赵雪松、黄书恺、石人、陈律、瑟俪飞及我市的李志军、李晓伟、贾亦真、戎亮等30多人在夷园喜捨堂、在融洽的氛围中,俨然一个深远而诗意的启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那一刻的心,竟也起伏得厉害,觉得如果要写诗,只想写下: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习劈柴、喂马,代替海子,做一个幸福的人……

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这次,他们以诗歌的名义集结。

诚然,当下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繁荣之势,人人可以写作,人人可以写诗,这让诗歌创作变得日常与寻常。

这样的势态无可厚非,因为书写让创作者有了精神的审美、诉求与期待。但也出现了写作的随意性与庸俗性,以为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分了行就可以是诗。所以,这样的情势下,更需要诗人们挺身而出,探讨设定诗歌的标杆,以正确的创作思维给予诗歌规范和矫正。

喜捨堂内,与会诗人们围绕“21世纪当代诗如何处理本土,反思本土”“当代诗与夏可君定理,以及第五维写作的关系研讨”展开交流与探讨。他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相互参证,使得这场探讨与交流的各个论题的阐述与论证更见形象生动、精深妙趣,新观点层出不穷。

一位诗人表示,本次汝州诗会的议题之一,是“21世纪当代诗如何处理本土,反思本土”。“本土”这个词应该有一个后缀,或者是本土化,或者是本土性,无论是本土化还是本土性,当然,我认为应该是“本土性”更准确,“如何处理本土,反思本土”与其说是一个诗学的考虑,不如说是诗歌思潮的第三次沉思和探寻。

另一位诗人表示,在20世纪,西方哲学都在苏格拉底前神话时代的希腊去寻根。尼采找到了酒神狄奥尼索斯,激活了自然欢畅的酒神精神;弗洛伊德找到了俄狄浦斯,披示出恋母弑父情结;加缪找到了西西弗斯,点燃了生命意志对险恶命运的反抗精神;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找到了俄耳甫斯的歌声和那喀索斯的影子;叶芝找到了丽达与天鹅……他们都在回归神话的希腊本土,寻找人本和命运的真实存在和表达方式。

同样在20世纪,对当代中国诗歌产生极大影响的美国意象派或者深度意象派诗人庞德、勃莱等等,其实是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启发而形成。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可以抛弃现代汉诗是西方移植的说法。英语诗歌语言的东方转向与汉语传统诗歌语言的相遇,帮助汉语打开了诗性智慧的自由空间。

一位诗人还讲出了他自己和当代诗人的焦虑,“我们依赖的那个世界,我们笔下的意象,转眼就消失了,写作中真实的经验表现的内容,马上就变成了不复存在的谎言。”她认为这是一种写作中的流放,这种流放对精神的损伤是可怕的。当代诗人的写作风格有较大差异,但是,当代的诗歌中很少表现宗教意识,在处理时间形态上,也都是中国式的,这就是中国诗人的共性,也是民族性的体现。

与会诗人们的真诚的、针对性的观点和看法,既具建设性,又不失启发性。当代诗深远的意义在哪里,也已不言自明。

这次当代诗学术活动,多半是80后诗人。他们在发表自己、阐释观点以及评议他人上,表现不俗。他们头脑睿智,观点新颖,阐释严谨,态度恭敬,在今后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的舞台上,他们的突破与担当,将不可轻觑。他们敢于仗剑的豪情,敢于比肩前辈的锐意,不能不令人感受到秋日的青春之海,波涛涌起。

一路风尘,一路惊奇,一路震撼,一路盛赞。接下来,诗人们还将在汝州展开一场诗意之旅,所到之处,历史厚重,风景优美,诗情画意,必将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他们纷纷表示,汝州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是一块美丽的土地,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学习、品鉴、吸纳承德深厚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原大地的秀美风景,用手中的笔抒写汝州的自然、历史和文化。

正如中国当代诗歌的路,在诗歌本身的路上,在诗人本真的心上,因一些诗人与批评家的坚守,轨道没有偏离。无论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光,诗歌与诗人是相互照耀的,而且,诗歌永远比诗人更清晰地洞察这个世界,照见这个世界。

汝州———这座中原小城的一山一水、一颦一笑都成为诗人们创作的灵感、回忆的片段,留在美妙的诗篇中,将汝州推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次诗人的聚会,预示着汝州当代诗歌创作将开辟更为广阔的舞台,在更高的起点和目标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春天的汝州,绿意盎然、风景独好;春天的夷园,春雨潇潇,诗意正浓。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