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我很丑,可我很有才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0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4-02

罗隐:我很丑,可我很有才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片来源网络

他很丑,可是他很有才。

丑到哪种程度?据记载:宰相郑畋有一位千金,很喜欢罗隐的诗文,很想见他一面,于是郑畋把罗隐找来让女儿躲在屏风后面观看。这一看不打紧,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丑陋的男人,读他诗文时对他所有的浪漫遐想顷刻间化为乌有,从此以后她再也不读罗隐的诗文了。

这个故事似乎有点夸张,但也不难看出,罗隐的确丑陋到了极点,丑陋到连满腹的才华都无法弥补。

他很狂,因为他很有才。

狂到哪种程度?据说他在长安城到处游玩,逛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一边逛一边作诗,一看到不顺眼的事,他就诗兴大发。很快,他就在长安出了名。可是他出的不是美名,他把长安那些纨绔子弟讽刺了个遍,那些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说他是一只刺猬,见人就刺。这只刺猬还很大胆,纨绔子弟他敢刺,朝廷命官他也敢刺。

他十试不第,因为他很有才。他参加过十次进士考试,虽然屡败屡战,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史称“十上不第”。他终于绝望,发誓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他把所有的教科书全部烧掉,去酒馆里买醉。这一天,他彻夜未归,泡在酒馆里,大碗大碗地喝酒。半醉半醒之际,他悲伤地吟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第二天,他离开了长安,再也没有回来。

他是唐朝最后一位大才子,大诗人。

他叫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他出生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十三日(910年1月)去世,享年77岁。著有《谗书》《太平两同书》等。

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人,他从来不掩饰自己说真话的欲望,他的直言犯谏只有同时代的魏征可以与之媲美。

他是唐朝的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文章做匕首,刺向人间不平事。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

唐诗宋词里的风花雪月总是那么遥不可及,我们往往以为只有生活在那时的辞藻,才能构建出最完美的诗意,这是因为唐人宋人为自己定下了文学的使命,而后来人却对诗词失去了全身心投入的思考。

那片天空下的烟霞更易醉人,那时的青葱少年心怀希望与梦想,因此他们写下的文字便斗志昂扬,引人向往。然而也有例外者,也有把坏脾气带进字里行间的家伙,他们写下的诗词就显得消极不堪,读之使人如鲠在喉,不忍再试。比如罗隐,这位唐朝诗人历经悲苦命运,流离辗转多年,心中积下了万千悲愤,遂写下了这首大唐最为消极的一首诗。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也是出自这位长得很丑、可是很有才的诗人之手。

罗隐其实原名叫做罗横,改名叫做罗隐是因为他参加科举考试连续参加十次,结果一次都没有上榜,就被人戏称是“十举不第”,所以他就一气之下给自己改名叫做罗隐。从改名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自嘲潜质。罗隐是晚唐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简单而又直白,让读者一读就懂,读完品一品,意思里面的意思还觉得妙不可言。

所以在当时,罗隐也拥有大批的粉丝,但是他的长相不好,甚至是怪异,相传宰相家的小姐读了罗隐的诗就迷上了他,甚至为此还害了相思病。小姐的父亲无奈就请来了罗隐,小姐隔着屏风偷偷地看罗隐,结果被罗隐的长相吓到,从此就从粉丝变成了路人。

从日思夜想到弃之不顾,这可能是唐代的“见光死”吧,可见罗隐确实长得不大好看。

但他不仅相貌生猛,脾气也很生猛,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动不动就写首诗怼一怼人,真的是不吐槽会死星人。

罗隐一生作品很多,著作有《谗书》《淮海寓言》《湘南应用集》《江南甲乙集》《灵壁子》等。罗隐的诗很有境界,对人生的认识也很深刻,如《孟浩然墓》批判了当时社会对书生的冷遇:“数步荒榛接旧蹊,寒郊漠漠雨凄凄。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坟墓的高低显示了人死后礼遇的高低。

古代的很多诗人都是凭借着才华出名,但他却不一样,虽然他才华出众,但是他因为丑陋,红遍天下。

不仅他的长相丑陋,而且他的嘴巴也很毒。

据说有一次罗隐和一位朝廷大臣坐在同一条船上,这位朝廷大臣对船夫进行刁难,结果罗隐看不下去了,然后便对船夫说:“那个人是谁,我脚上夹一支笔都能比他们10个。”结果,当年科举的时候罗隐直接落榜,他不仅落榜了这么一次,在历史上,他一共落榜了10次。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高考考了十次,十次落榜,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呀。

相貌丑陋,不为世人所喜,数十次参考科举,却屡屡落第,十几年的蹉跎岁月,足以摧毁一个人。

也正是由于他性格的原因,才导致了科举迟迟不中。他的诗,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通常带着一些讽刺意味,讽刺着世间对他的不公,对于那些谄媚的势利小人,他通常都会看不起。

但是,人丑归丑,嘴巴臭也归嘴巴臭,他的才华还是有目共睹的。

群盗方为梗,分符奏未宁。黄巾攻郡邑,白梃掠生灵。尘土周畿暗,疮痍汝水腥。一凶虽剪灭,数县尚凋零。理必资宽猛,谋须藉典刑。与能才物论,慎选忽天庭。官品尊台秩,山河拥福星。虎知应去境,牛在肯全形。旧政穷人瘼,新衔展武经。关防秋草白,城壁晚峰青。破胆期来复,迷魂想待醒。鲁山行县后,聊为奠惟馨。

———罗隐《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

虽说唐朝代言了诗歌的盛放,但晚唐时期的诗坛早已大不如前,以一诗平步青云的案例越来越少,凭借诗歌吃饭也越来越难。唐朝最后一位诗人罗隐就是最有力的见证者。

他自公元859年开始赴京应试,却连续七次未中,后来他又断断续续考了几次,前后共有十几次之多,却都被刷了下来,史称“十不上第”。究其原因,是应考官动了手脚,故意不使他中榜。有才却无位,让罗隐终于看透了晚唐的腐败,此后他便“破罐子破摔”起来了:反正已经这样了,倒不如随波逐流吧。

那一天,无聊的罗隐趁着酒兴,挥笔为朋友写下了这首《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

初读此篇,给人的印象里这就是一首描写山河破碎、盗贼四起的诗篇,字里行间充满了破败、颓废、荒芜,甚至是残毁。比如“攻郡邑、掠生灵、汝水腥、穷人瘼”等等,大唐的江山和战乱真可谓满目疮痍、千疮百孔、触目惊心。

当然,诗人也在描写中夹杂了自己的个人感情。在创作这首诗篇的时候正值他最为落魄、最为无奈的年代,所以说,这个时期也是诗人心里最为苦闷的阶段,在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复杂的生活经历。

其实,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也很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

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他自己也认为是“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的(《谗书》重序)。如《英雄之言》通过刘邦、项羽的两句所谓“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强盗本质。最后更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警告:“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类似这样的光辉思想在罗隐的杂文中是不时流露的。《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嬉笑怒骂,涉笔成趣,显示了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见解。他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罗隐在唐末五代诗名籍甚,有一些精警通俗的诗句流传人口,成为经典名言。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家财不为子孙谋”“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无情也动人”等等。许多人喜欢他的《赠妓云英》一诗。《唐才子传》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才高,云英色艺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吧?每次读到此诗,都会让人产生莫名的感动,可能是诗人的遭遇让人不平吧。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罗隐《牡丹》

他还写过一首诗,甚至其中一句还被曹雪芹用来形容薛宝钗,这首诗就是《牡丹》。

这首诗的意思是:牡丹花似乎是被东风吹的零落下来的,但似乎又是有其他的原因。花朵层层叠叠,好像承受不住春风的洗礼。如果它能理解人的语言那么它就会成为倾国倾城的美女,便纵然是含情不露真情,也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芍药只配充当它的近侍,芙蓉即使是看见了它凋零的落花,也只能远远的躲避。可怜了韩弘这种成功者,没有惩恶除善的真能力,只会对人间美好的事物痛下毒手。

他的诗通常带着一些讽刺意味,通常讽刺着世间对他的不公,对于那些谄媚的势利小人,他通常都会看不起,于是就借着夸赞牡丹的名义去讽刺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从反面来称赞牡丹的,虽然几乎没有怎么写牡丹:描写花开、花谢、花的美丽,而是用花来比喻人,这也正是他独特的地方,使得这首诗更加的生动、引人注目。

他所处的年代,科举考试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不像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那样,只要你有才就不必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至少考试是公平的,无论出身,只论才华。而到了唐末,科举考试成了暗箱操作,你有钱你有势,哪怕你大字不识一个,也照样进士及第。甚至录取的时候,完全取自于皇帝的个人喜好,他喜欢你就录取你,不喜欢你哪怕你才高八斗也别想及第。

每次考试的结果,都出乎他的预料,自认为答卷完美无瑕的他,刚出考场的时候认为,即使中不了状元,榜眼、探花应该没有问题,最起码得中个进士及第吧。可每一次,红榜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没有一个是他罗隐的,他什么也没中,别说状元,进士及第都没他的份。

他想不通,他当然想不通,不是他没有才华,不是他的文章没有做好,这一切全是他讽刺考官的结果。

所以,我们庆幸他做了失意才子,假使他像一般读书人一样,在官场上浑浑噩噩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那么他就不会写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样两句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诗歌来,一个我们喜欢、失意时引为知己的真性情的才子就不会存在。

最后,他把他的名字改为“罗隐”,预示他今后的生活将会和隐士一样。这一年,他五十岁,知天命的年龄。

从此,你是风儿我是沙,四海茫茫走天涯。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罗隐《雪》

虽然他很丑,但他的才气还是非常出众的,也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

他在唐末五代诗名籍甚,有一些精警通俗的诗句流传人口,成为经典名言。据说有个朋友中了进士,罗隐写诗祝贺,朋友的父亲却说:“儿子及第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罗公诗文一篇。”可见罗隐在当时的名气之大。

这首小诗非常的简单也通俗易懂,说的就是下大雪就是丰年,但是丰年的时候又怎么样呢?长安城还是很多穷人在忍受着寒冷和饥饿,瑞雪还是少点好吧。这首诗明面上是嘲讽瑞雪没有用,其实暗地里是在批判统治的朝廷不体察民情,让百姓受苦。这样直爽的批评朝廷,真的是刚到让人佩服。

虽然他的诗充满了牢骚、抱怨、甚至是颓废,但是只要有唐诗这一层镀金,就能完成绝地反转。他的诗塑造了一个活脱脱的旷士形象,其愤世嫉俗的品格值得赞叹,人物也反映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然而,也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执拗的心理。

那首比较出名的《自遣》,是对他和当时一些有才华而不能报国的志士的无奈心理做出描述,这些句子至今还被一些人引用,但已经是断章取义了。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而他诗中的佳句,如《蜂》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筹笔驿》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将思想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诗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民间传说,罗隐有一张“圣贤嘴”。说来也怪,他说什么就灵验什么,大家既想讨他说好话,又怕惹他讲坏话。所以,他在民间的故事流传不少。

比如罗隐堵河、吃猪肉、路铺茶、罗隐戏秀才等,无不代表着老百姓对他人品的敬重和才学的爱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令人无奈的是,他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这是一个希望缺失的年代,政权不断更迭,战乱频仍,而罗隐也几经沉沦,就算他付出了千倍百倍的努力,也只能换得一事无成的结局。

于是,他写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不失为一种豁达,一种对时代悲剧无奈的自嘲,不管明天如何,至少今天有酒,也就足够了。

时光流转,罗隐走了一千多年,而他的这句诗却越来越多的被人想起,因为不管时光如何流传,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一直是人间的主题,从未离开过。

只愿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悲剧时,亦能如他一般自嘲,如他一般豁达。

伟大的唐王朝灭亡后两年,罗隐无疾而终。

然而,这样一个光芒四射的人却生不逢时,在唐末那样一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他的人生道路充满了坎坷,他也只能自我解嘲地叹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谁又能在人生得意的时候写出这样无奈、悲伤的诗句呢?

落日余晖虽美,但残阳如血。无奈中,他为大唐华丽的诗坛,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