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学习诗词能够陶冶性情、增进知识、提升涵养,然而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对学习古诗词提不起兴趣,觉得很乏味。
我们现在的很多电视节目像《中国诗词大会》、《向上吧!诗词》、《诗书中华》、《中华好诗词》等的出现,也确实掀起了一股诗词热。但是热爱诗词的依旧热爱,不喜欢的依旧不喜欢。
我认为,学习诗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听得多,看得多,耳濡目染得多,自然就对它产生了兴趣。现在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诗词嵌入电视公益广告中,尤其是少儿频道的公益广告栏目。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将诗词的内容展现出来,并定期更换诗词内容,培养孩子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在公众场合、公交车上也应该张贴关于诗词的公益广告,让更多的人接触诗词,了解诗词。
另外,在家庭中也可以定期举办诗词朗诵活动。每个人都要有所分享,带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不应该是让孩子自己努力“啃”诗词,家庭成员却在一旁若无其事地干着其他的。只有全部参与进来,让孩子发现其中的乐趣,才能逐步提高,取得成绩。
在学校里,展示框不应只张贴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照片,而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展现诗词的魅力,增进学校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广播里可以每天分享优秀诗词作品,让学生们多听,多思考。
总之,学习诗词是强求不来的,读不懂的很大部分原因还是接触的太少,只有在慢慢积累中有所获,才能越发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