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处处是风景城的灯老汝州·新汝州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77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2-18

老汝州·新汝州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中大街夜景(资料图)

他在北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是,其实他一直是一个小县城———汝州人。

他叫程延,目前在北京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三十年前,因为种种原因,他离开汝州外出谋生,一直没有回过老家,经过多年打拼,如今小有成就。

他出生的汝州,有120万人口,地处豫西丘陵向平原地带。

他在城区中大街长大,在他的记忆中,汝州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那个老样子。

房子大概都是四五层的样子,繁华的地方就是三纵三横,半天就可以把这个县城都走一遍。环顾四周路上的人,大部分他都认识,最繁华街上的店铺四五年才会更新一两家。

万万没想到,2021年春节回家,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汝州,看到了一个县城釜底抽薪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些变化,让他仅从明面上都会看到,那就是———城区在可喜地扩张。

在很多的传统老城区的外面,有一块相对完整的区域可以进行完整开发构建出一个新中心,比如汝州的东城、南城。和老城不一样的是,这里铺设了更多的快速道路,这里构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楼,这些高楼包括了五星级酒店,包含商品房社区,以及集中性商业区,都在不断完善中。

这一切都在向着城市化的方向在发展,这样的配置很快地吸引这里的人口回归,老城单核的结构开始被打破。另外他看到,新中心依然在腾地,在建设,在升级,成为一个城市更强的聚合力。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能够想象出一个县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那一部分,过去的三十年,在太多的城市发生过,无非现在轮到这些小县城而已。

但是除了这些大开大合的背后,他花了一整天时间把这个城市用脚走遍之后,他认为,那些底层的变化才最有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都听到各种关于一个城市因为高铁因为地铁带来的各种改变。但是如果一个县城没有高铁、没有地铁,甚至公交车体系都没有的时候,这些基础设施应该这么做。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有公交体系那就建呗,这些不都是一个城市最基础的部分了么。但是他在老家看到的是,直接跨入公交体系,并构建起了自己的“自行车模式”,公共交通系统齐头并进,不断扩新。共享单车模式,应该是颇具县城场景的交通工具了,在互联网的触角伸进来,就直接共享化了。且共享自行车在这里的渗透率非常高,因为相对一线大城市来说,县城实在是太小了。

这里的出租车起步价一直是5块钱三公里,以前的老居民打车,基本上没有超出过这个起步价。正是因为这样的物理距离,大家热衷自己骑着电动车出行,几乎是人手一辆电动车。这一套体系的存在,才算是真正意义上重构了一个县城的出行体系。

虽然这一切看上去没有什么高大上,但却真真实实地在改变这个城市的面貌。

一样的,城市在扩容的同时,老城本身也发生着改变。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四五层的矮旧建筑,已经全部进行了统一的立面翻新和着色,那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栅栏,其实就是空调外挂机位。道路也被修缮和改变,增加了不少的公共厕所以及分类垃圾桶。

另外,县城里一些破旧的小街小巷,经过政府统一的翻新后,焕然一新。当然,一些夹杂在繁华路段的老旧小区里也得到了修缮和保护。

精细化管理,这是让他最受感触的地方。虽然房子建筑都还是那种老旧的状态,但正如重构的地下网络一样,市政管理也进入了升级精细化阶段。

在网格化内的住户,都有一个政府部门的直接对接人,这个对接人的头像和联系方式就直接公示出来让大家可以看到,包括各个对应资源的联系方式都直接公开。这种模式看上去很粗放,但却很直接有效,特别适合县城。县城的管理模式,与一二线的很不同,政府直接走到百姓面前脸贴着脸的对接,在这个小城显得无比高效和有用。

去年至今的疫情,县城人家几乎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在管理边界上构筑好了各种底层架构,在面对冲击的时候反而能呈现特别的韧性可以对抗冲击。

县城虽然很小,但是管理的颗粒更细,各个社区都进行网格化管理。

所以,如果我们稍微换个视角来看待这个县城,会发现在那些大开大合的建筑的背后,政府力量、社会力量、互联网多重维度的渗透,让这样的小城呈现出一股不一样的勃勃生机。

因为城市扩容了,意味着地理边界开始扩张了,所以除了短途的自行车,出租车、公交车也开始大行其道。叫车也更方便了,终于有了打车破起步价的经历了。喝醉了酒,也可以随时叫代驾了。况且,城区几条主要干线的免费公交,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这个城市的商业开始升级了,集中性商业里也出现了一些网红品牌以及潮流品牌。整个城市似乎一口气就直接跨过了转型的阵痛,迅速进入良性的雪球效应。这样的规模效应,很多时候都会让人意外,却激发出惊人的能力。

人们之前对于县城的担忧,无非是城市面貌差,没有好的产业以及留不住人,但是在政府、互联网、民营企业三方的合力下直接进入跨越式发展,而这三方的合力其实是有一个契机的。都说一个城市总有各种力量在牵引,这些力量日常游走在寻常百姓看不见的各个角落,需要被规划和管理,而在某个合适时候,这些力量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时爆发,从而聚合成一个更大的力量把城市抬着往上走。

大年初一,他和家人去绿洲广场看了《你好,李焕英》,电影院里全部满座,几天就产出了破20个亿的票房。我们不去讨论这部电影好看与否,但是这部电影目前正朝向上的规模去了。这件事几乎重塑他对了世界电影业的认知,好莱坞每年最好的电影在全球票房才将近10亿美元,我们一个国家就能够无限接近这样的能级。这样的票房业绩并不是靠着几个一二线城市产出了,靠的是无数个像汝州一样的小县城输出的惊人消费力。

能够有消费升级不是靠的高大上的概念,依赖的是底层结构的升级让每一个个体对这个城市有信任,对未来有盼头,然后才是大家愿意消费。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当年逾花甲的他得知汝州获得这么多“国字号”荣誉时,情不自禁地感慨:老汝州变成了新汝州,这些年,汝州变化太大了,变得我都不敢认了。

是的,像他一样,一个站立在汝州城区中心位置的青年广场———汝州剧院广场———绿洲广场,或者以后任何新的广场……都在脉脉地注视着这些变化。

印象里,在他很小的时候,青年广场就是很大一个广场了,他无数次在这个广场边上和小伙伴打架、嬉闹。这次他回来看到,虽然广场不断变迁,周围很多都在变了,房子拆了一些,改了一些,人也变了不少,但是,这样的广场一直都在,而且越来越美了,越来越开阔。

每一个县城的发展,其实都可以像这样的广场,越变越大的同时,还能始终保持当初的模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