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省级门球锦标赛
打太极、跳广场舞、健步走……无论是在市体育文化中心、公园游园,还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小区的健身器材旁、乡村健身广场,总能看到健身休闲的人们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蓬勃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让汝州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协会32个,体育俱乐部39个,体育经营性单位111个,晨、晚健身站点695个,城市社区健身站点92个,农村健身站点60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4349人,达到全市总人口3.9‰,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9人;注册运动员480人,新型农民体育工程140个,多功能运动场7个,健身路径30条,健身步道3万余米,自行车慢行道80多公里,登山步道30多公里;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利用城市公园、游园、绿地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00余处;建设各类体育场地2766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5平方米。先后获评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体育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自国务院颁布《全民运动健身条例》以来,我市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推进公共服务的法律保障,作为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刻把握各项要求开创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深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组织、宣传、工会、体育、教育、民政、农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组成的全民运动健身领导小组,领导全市全民运动健身工作的开展。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全民运动健身领导小组,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健身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健身指导站点健身活动的开展。大部分村(社区)也成立了健身站点组织,基本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群众体育服务网络。
传统武术锦标赛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市投资建设了占地310亩的市体育文化中心,建设足球场地20块。围绕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成街头公园、游园63个,并全部安装健身器材。完成新型农民体育工程226个,新建多功能运动场7个,健身路径108条,健身步道3万余米,为全市63个贫困村安装健身器材97套,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等工程全覆盖。并积极推进国家级运动员训练康复疗养基地、室内全民健身中心、老年体育公园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
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市各乡镇、街道,各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5月“全民健身月”,8月8日“全民健身日”,元旦、春节、老人节等特色节庆日,开展富有民俗和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健身活动,年参与群众40万人次,形成了“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群众体育格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平台开展5月全民健身活动月线上活动,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线上视频教学、网上指导、微课堂等形式引导学员居家锻炼,服务人数近3万人,线上教学活动蓬勃开展。积极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健身热情,组织494人的代表团参加省十三运会并取得优异成绩。
乡村健身器材“全覆盖”
学校体育扎实开展。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采取每天两个大课间时,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同时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体教融合发展。
此外,成立汝州市体育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打造“互联网+体育”平台,把体育固定资产装入体育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内,具体管理运营体育场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活动赛事策划、休闲健身服务和休培训服务等业务,加快体育资源整合,助推体育产业发展。
“展望十四五,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发展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公共体育设施提升工程为抓手,以群众体育为基础,以品牌赛事为引领,统筹推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融媒体中心记者刚鑫雨
通讯员张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