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在我市,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不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1月8日,几位小屯镇牛庄村的村民驱车前往市区办事,一提起村里新修的道路大家心里乐开了花,纷纷表示现在不仅出行方便了,更为村民去周边村或市区上班、办事提供了便利。
据介绍,小屯镇牛庄村下属自然村小牛庄、大牛庄,原有的连接道路因时间长,路面坑洼不平,雨天泥泞难行,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日常出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我市为小屯镇小牛庄———大牛庄修建连接道路1.5公里,路面宽度为4米,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并在修路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到现场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把修路之事做好做实,让昔日的“烦心路”,成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连心路”。
我市把“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列为为民要办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2020年我市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涉及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50个自然村,里程共计68. 9Km,项目设计为四级公路,宽度不小于3米,厚度不小于15cm的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目前,该工程已于2020年12月20日全部完工。
“现在出门方便了,骑车更安全,刮风也不迷眼睛。”焦村镇魏沟村村民王秀兰说道。焦村镇魏沟村属于省定深度贫困村,原有道路线型受地形限制,路面较窄且为土路,给当地群众外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2020年4月,焦村镇魏沟村连通往郭岭自然村的农村公路正式通车,公路通向村民家门口,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和交通出行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群众满意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88公里,其中,县道9条195公里、乡道52条588公里、村道1705公里。“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完成县乡公路项目186公里,总投资4.8亿元;通村公路124.1公里,总投资6213.7万元;中小桥梁866延米,总投资4130.5万元;扶贫项目91.3公里,总投资7118万元,并打造靳马线、前石线、纸张线等精品线路55公里,改造资源路、产业路(时宝线、蟒朝线、风烟线)等18.9公里,新建九峰山旅游专线28.4公里、打通了市区到汝州西南部四个乡镇的主要通道和旅游景区的专项道路。同时,着眼生态交通、绿色先行的交通理念,成立春季造林领导小组,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实施了汝州市G207改建项目(候饭线———陵头路口段)附属绿化工程、汝州市九峰山景区道路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等,对市域内农村公路乡道妙东线、桑木线等行道树进行种植,切实提升道路两侧景观档次和廊道品味,使道路景观与交通相协调,为我市交通环境增光添彩。
三分建设,七分养护。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的“容颜”不打折,我市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坚持“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路”等创建工作,并逐步由“以建为主”向“建养并重”转变,加大日常养护巡查力度,每年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和养护人员开展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对所辖公路、桥梁以及附属设施进行全面的“把脉”,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彻底清除管养路段的路面裂缝、松散、沉陷、坑槽、啃边等病害,保证道路完好畅通。同时,积极规划养护大中修及安防工程建设计划,科学合理进行规划,有效制定预防性养护措施,夯实“护好”基础,有效养护县乡道路。
铺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百姓。蜿蜒于青山绿水间的汝州农村公路,串联起的是诗画美景,连接通的是百万民心,通达到的是农民群众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景。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