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崆峒山南侧的瓦碴地,郭鸿志(前排右二)向市文物局人员和洛阳文友讲广成关前的路道。

菜园村张春广先生(右一)带路,讲解自己多年前发现的汉砖甬路。

村民展示在广成关附近犁地翻出的汉代刀、剑及青铜头盔。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宋小亚)《今日汝州》报12月25日在4版“文化汝州”栏目、12月26日“汝州城事”微信公众号登载我市知名文史学者郭鸿志的《汝州广成驿广成关考证》一文,消息立即传播扩散。
12月27日,市文物局局长李宗武即与郭鸿志电话沟通。下午,洛阳市知名作家、洛阳市河洛学与民族圣地研究会理事、《东汉洛阳八大关》撰写人杨建乐先生一行三人驱车到汝州专程拜访郭鸿志。李宗武委派副局长刘朋展和文物科科长闫红亮、资源科科长戴光武等随同郭鸿志一同到崆峒山与洛阳客人交流。
郭鸿志系河南省中华文化促会会副主席、汝州分会主席,多年来致力于汝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在崆峒山周围,郭鸿志详细讲解了东汉八大关之一的汝州广成关的具体位置,并讲述了自己多年的研究历程。郭鸿志曾采访过的临汝镇菜园村文物保护志愿者张春广老先生,应邀前来讲述了他对广成关的认识和看法。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向上级文物部门汇报,组织力量勘探并加强保护。
洛阳客人激动地说,洛阳都市圈划定后,东汉八大关的资料整理和资源整合迫在眉睫。目前,八大关只有广成关具体位置不详,郭鸿志先生提供的线索令人信服。随后会有很多文史专家来汝州采访和探寻。广成关一旦被官方认定开发,汝州的崆峒山也要随之身价大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