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草黄明畜牧肥,外闲千驷气增威。”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
2015年12月以来,市畜牧局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平顶山市委和汝州市委部署,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目标,依托技术人才优势,践行“四三”战略部署,磨亮畜牧产业利器,紧扣脱贫增收主题,着力打造国家级畜牧强村、小康村,全力推动黄沟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3000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将对小康生活的向往,以诗歌形式传唱。
日前,记者来到夏店镇黄沟村采访,从这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四三”经中,探寻广大农村走向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密码。
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饲料场项目开工
正在建设中的畜牧养殖场
三个工程激发活力
精准扶贫要实现“精准”,必须倾听民声,体现民意。
实施基层党建“堡垒工程”。市畜牧局坚持在“抓组织振兴促乡村振兴”上谋求新突破,紧抓黄沟村畜牧发展的“地利”“人和”优势,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党员群众通过畜牧养殖创业致富的发展优势,激发助推群众畜牧产业发展的“组织动能”。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该局全体班子成员到黄沟村开展党支部“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组织支部书记、村主干到扶贫成效突出、产业发展效果好的地区考察肉兔养殖5次,开展专题讲座、共过组织生活、开办农家课堂20余次,全面提升村“两委”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发展信心,提高致富本领,为黄沟村养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技术、人才支撑。
实施扶贫扶志教育工程。“一花引来万花开。”2018年以来,该局连续三年在黄沟村举办扶贫先进人物表彰活动,对涌现出的70名脱贫攻坚事业上的先进“榜样”进行表彰。黄沟村贫困群众看待先进人物从最开始的羡慕、嫉妒,到后来的跟着学、跟着干,再到后来自强不息、脱贫致富,从思想和行动上摒弃了“等靠要”,步履坚定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前进。匠心谱写扶贫扶志教育“三步曲”,针对贫困户“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难题,对应安排感党恩教育、致富带头人现场传经、种养技术培训课程,先后组织扶贫扶志培训56次,培训贫困户2890人次,实现扶志与扶智并行。
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针对养殖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村民不懂养殖技术、缺乏系统的疫病防控手段、家畜家禽死亡率较高的实际,该局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产业引领、精准培养”的工作途径,紧扣“能力培训、孵化创业、带动增收”三大环节,选取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创业经验,有较强带动示范能力的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养殖大户等本土人才作为培育对象,积极扶持“产业能人”,使其成为实现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的排头兵。加大对致富带头人在培训、营销、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扶持。组织5名致富带头人到先进养殖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市生态畜牧专家讲坛,帮助致富带头人开阔眼界、拓宽发展思路。建立激励机制,对带贫益贫成效显著的创业致富带头人王光才、毛国民、毛振江、孙素兰、姬增要给予表彰奖励和深入宣传。“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截至目前,黄沟村7名养殖致富带头人“灯塔”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涵盖牛、羊、鸡、兔等多种畜牧品种,为黄沟村的畜
牧养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大模式示范引领
五年前赴后继,五年一以贯之。脱贫路上的黄沟样本,由此被放入了更大的时空坐标中。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该局依托黄沟村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了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让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底气。在该局的招引和大力支持下,汝州华扬农牧在黄沟村建成投资1.8亿元存栏5500头母猪种猪养殖基地,年出栏种猪15万头,产值超3亿元,利润超2亿元。河南华扬农牧黄沟有限公司不但直接吸纳村民务工脱贫致富,而且给黄沟村带来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理念。开工以来,共带动村民务工30余户,带动贫困户务工20余户,人均日工资180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黄沟村的贫困群众无法外出务工,依靠华扬农牧黄沟养殖基地“这棵大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同时,华扬农牧共从83户村民手中流转土地340亩,每年黄沟村民可获得土地流转金17万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
养殖基地带动模式。坚持从黄沟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扶贫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鼓励引导六组村民毛国民投资600万元建设汝州市万世翔青年鸡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到8.5万只,年出栏青年鸡35万羽,总产值595万元,年收益达40多万元。引导村支部书记王光才投资120万元建设金富园肉兔养殖基地,养殖肉兔1.5万只,带贫68户,年增收225万元,肉兔养殖成为黄沟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引擎。在两个养殖基地的带动下,黄沟村柴鸡种鸡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新成立柴鸡养殖合作社2个。村民毛晓佩投资120万元的山里娃养殖有限公司即将建成投产,村民毛艳周、毛国志等人的5个养殖大棚拔地而起,一幅家家搞养殖、户户奔小康的美丽画卷正在展开,为黄沟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合作社带动模式。发挥能人成功创业效应,鼓励引导养殖大户毛振江、孙素兰、王光才、姬增要、毛方道等农村能人先后成立金旭牧肉羊、祥和园柴鸡、润宏柴鸡、金富园肉兔、发达肉牛等5个养殖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引导群众发展养殖扶贫产业。金旭牧肉羊养殖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09个,带贫78户,存栏肉羊1600余只,年出栏肉羊2600余只,增收450万元。祥和园、润弘柴鸡养殖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58户,带贫34户,存栏种鸡、肉鸡4.2万只,年出栏柴鸡种鸡5.5万只,柴鸡鸡蛋30万枚,增收390万元。黄沟村发达肉牛养殖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5户,带贫16户,现存栏母牛260头,年出栏肉牛170头,年增收350万元。金富园养殖合作社肉兔养殖基地存栏肉兔1.5万只,带贫11户,年出栏肉兔3万只,年增收225万元。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畜牧产业已成为黄沟村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小康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阳光产业。
三个要素破解难题
为让黄沟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该局结合畜牧系统实际,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的同时,以“三个精准”举措,破解畜牧行业扶贫难题,建立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切实帮助贫困对象尽快脱贫致富。
助农贷款、小额信贷破解资金难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解决贫困户发展养殖资金难题,该局组织金融部门为黄沟村养殖户产业发展提供贷款,以解决群众在发展养殖产业中遇到的资金难问题。目前,黄沟村已有16户从事养殖业的村民通过审批获得贷款190万元。为不能外出务工的15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22.1万元,发展肉兔养殖“短、平、快”养殖项目。
技术人员、防疫人员到户破解技术难题。充分发挥畜牧专家团队科技人才作用,深入实施畜牧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畜牧产业帮扶“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开展一次秋防春防集中免疫、每月开展一次畜牧技术专家团入户指导、开通一个贫困户养殖技术绿色通道、免费为养殖贫困户提供一次消毒液,加大动物疫情的预防工作,增强抗风险能力,切实帮助养殖贫困户解决养殖难题。据统计,市畜牧局已为黄沟村发展养殖业的贫困户免费发放口蹄疫疫苗3000头份、小反刍疫苗1500头份、禽流感疫苗10万羽份,发放消毒药50箱,为贫困群众集中消毒16次。
直播带货、抖音卖货破解销售难题。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贫困户手中大量农产品滞销。驻村工作队联系有通行证的饲料供应商为养殖户送饲料,利用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帮助销售黄沟粉条、柴鸡鸡蛋和蜂蜜。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组织畜牧业产销对接活动。截至目前,帮助贫困户销售红薯粉条8500余斤,柴鸡鸡蛋15.8万枚,中蜂蜜220斤,受益贫困户36户,实现增收30.7万元。
三大战略催生动能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穿过村中间,村容村貌整洁,村民收入富足,牛羊乱叫、鸡鸭成群……如今的黄沟村依靠畜牧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聚焦现代化养殖产业园区战略。该局聘请河南省畜牧规划设计院为黄沟村编制现代化养殖产业园区暨绿色畜牧产业发展规划,为黄沟村畜牧业发展描绘新蓝图。秉承“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一核、二园、五区畜种”的总体布局,规划实施生态畜牧业发展,通过园林绿化、景观打造、文化挖掘拓展畜牧产业链条。依托华扬农牧黄沟养殖有限公司联合汝州市万世祥青年鸡场大型畜牧养殖企业打造北部畜牧产业园,依托金旭牧等5个养殖合作社打造南部畜牧产业园,辐射带动现有25户养殖大户等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园区带动、园区连接推进全村现代农业建设,加快畜牧业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水平,进而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
聚焦决胜全面实现小康战略。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高,见效快、带动强、效益高,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强,是有效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为实现2020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的小康目标,市畜牧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战略,引导黄沟村畜牧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黄沟村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农村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积极实施畜牧产业脱贫战略,支持现有华扬农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带动能力。按照发展特色畜牧产业、促进群众增加收入为目标,建立完善带贫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养殖基地、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畜牧业。落实畜牧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对贫困户养殖畜禽进行补贴。2019年至今,黄沟村贫困户畜牧销售金额25.87万元,补贴金额3.88万元。
聚焦国家级畜牧强村战略。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紧紧围绕推进黄沟村畜牧业集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破局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努力培植优势产业,打造名优品牌,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实现产业兴、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如今黄沟大地,牧歌嘹亮。党旗飘在田园中、党员聚在产业上,家家搞养殖、人人能致富,种猪、肉牛、肉羊、柴鸡、肉兔五朵金花竞相绽放,畜牧养殖为黄沟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澎湃动力。2020年黄沟村畜牧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250万元增长到3.201亿元,增长128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畜牧强村。
黄沟村依靠“四三经”大力发展畜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之路。截至目前,黄沟村175户6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稳定脱贫122户513人,贫困发生率由34.4%降到了0%,实现了贫困村退出。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151元增长到2019年的18925元,增长近9倍,2020年人均纯收入远超2万元,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市畜牧局局长李天玺表示:生态畜牧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加工业、食品餐饮业,链条长、见效快、带动大,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夺取脱贫攻坚全胜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该局将利用自身优势,把畜牧业特色做成核心竞争力,让扶贫产业“立得住”“长得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伟
通讯员 李青建 杨向前
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入户为贫困户指导养殖技术
组织防疫员为贫困户养殖畜禽集中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