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坐公交车时,注意到一位老人上车后因未带零钱,幸好使用的是智能电话,在使用电子支付方式时,由于速度慢了一点,引起了车厢里一些人的抱怨。其实这恰恰反映出一部分老人的外出现状:无法及时跟上互联网时代快速前进的脚步。
当前,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必备的生活生产技能。但一些老年人受知识、技能和条件所限,仍被挡在智能生活的“门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表现只是存在与家庭内部,比如,年老的父母不会上网购物,不习惯与家人通过网络沟通等。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互联网前所未有地充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连进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乘坐公交车都可能需要扫码,以前不会使用智能互联网系统还凑合,但眼下新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根据最新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3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占全体网民比例的6.7%,人数约为6056万人。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照此推算,与互联网“绝缘”的老人不在少数。
现如今,数字鸿沟已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亲属代际之间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对老人的数字“反哺”,不仅需要提供技术操作层面的指导,更需要给予老人情感层面耐心、温和的鼓励。
社会也应该多一些包容,等一等暂时跟不上节奏的老人。在互联网技术更深更广地嵌入日常生活中时,可以保留传统的渠道,或是提供其他可替代性的办法。有些做法就很好,面对出行需要健康码的现实问题,有些老人的家人就打印出纸质二维码供其出行使用。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可以将教授老人掌握、使用当下必备的互联网科技或产品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帮助提升,促进社会和谐。
老人因不能熟练使用电子产品而出行受阻,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社会治理需要更加精细化的问题。这考验的不只是各个家庭代际之间相处得融洽与否,更是考验着社会如何善待难以融入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弱势群体”问题。科技进步的同时如何兼顾葆有社会的真情与温度,值得大家细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