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助群众企业增收要闻简报屈军伟:从退役军人到健康扶贫尖兵脱贫有“蜜”诀甜蜜养蜂路巡察带来了丰收希望 52名农村弱劳动力赴青海摘枸杞选择早教别盲从图片新闻简讯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639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7-27

市工信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

精准发力助群众企业增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面对全市“六稳”“六保”任务,市工信局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拓展思路,开辟新途径,狠抓三个关键,精心指导17家特色加工业扶贫车间入驻企业,积极生产经营,带动贫困群众奔小康;借力“地摊经济”,保障贫困群众就业,让利百姓,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助力。

规范生产促就业

“俺今年54岁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要照顾,生活开支大,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真是太方便了,是市里建的扶贫车间给了俺一条脱贫致富路。”近日,在王寨乡大剌湾村超强鞋业上班的王桃云,对前来指导生产的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培训时每个月工资1500元,我现在按件算工资,每个月能挣两三千!”王桃云笑得合不拢嘴。

为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一人务工促全家脱贫”的扶贫目标,通过考察和筛选带贫企业,2017年至2018年,市财政投资、工信局牵头,在7个乡镇先后建成17个钢架结构的标准化扶贫车间。车间入驻后,企业就近把在家的贫困劳动力组织起来,经培训后就业,解决了因需要照顾老人、孩子而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群众的增收难题。

目前,通过工信和扶贫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以及企业自身努力,这些企业生产形势良好、产销两旺。据介绍,2017年以来,全市共建设特色加工业扶贫车间17个,总面积1.27万平方米,涉及7个乡镇16个贫困村。建成后,引进了服装服饰、加工、花椒种植等多类型企业,2019年共吸纳务工人数566人,其中贫困户244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以上。以扶贫车间为依托的产业扶贫,正在成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稳定器”和“加速器”。扶贫车间的规范化发展也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务农、顾家、打工挣钱”三不误,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脱贫摘帽。

“又能挣钱、又能顾家,就是老美!”这是在扶贫车间里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共同心声。

地摊经济利民生

直销让利让实惠,烟火气息暖人心。近来,洗耳河畔的“烟火气息”,让汝州老百姓感受到久违的城市欢笑与热闹,也让扶贫车间的生意在夜市摊上又多找到了一个施展的舞台。

“咱们场主要生产工装、校服、运动服等,疫情发生前,产品主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经常供不应求。但因为疫情今年很多订单都取消了。”米庙镇于窑村扶贫车间入驻企业信富服饰公司负责人刘兵旗说到疫情影响时,面露难色。但自从在洗耳河夜市设摊以来,信富服饰公司每天增加三四千元的销售额,这又重新让刘兵旗眉开眼笑。汝州栽下“地摊经济”这棵梧桐树,“金凤凰”自己就来了,周边多家企业前来洽谈相关合作业务。随着订单的增多,信富服饰车间目前已为贫困群众提供了320个工作岗位,今后,该公司还将扩大产能,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扶贫车间已经成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重要途径,现在又与‘地摊经济’结合,减少了销售环节,让利市民、改善民生,大家都很喜欢。”近日,指导扶贫车间摊位经营,并被购销两旺气氛感染的工信局负责人高兴地说。

创新合作促共赢

倾听各方声音,在不断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市工信局不断强化扶贫车间入驻企业创新思路,探索“网红直播”“地摊经济”等营销新模式,加速企业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

通过引导,于窑信富服饰的工作服、牛角岭深井矿泉水、大剌湾超强鞋业的运动鞋、徐庄金银花茶等扶贫车间入驻企业的产品不仅结合阿里巴巴数字化夜市,通过网红直播等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一起助力扶贫,同时在工信局的牵线帮助下,加强与重点企业互惠共赢合作,努力拓展营销新途径,让扶贫车间入驻企业、贫困群众、市民和重点企业实现共赢。

“为贫困群众提低供门槛的稳定就业岗位,拓展企业营销途径,‘地摊经济’‘网红直播’拉近企业、市民距离,让市民得到更多实惠,是我们做好特色加工产业扶贫的重点,今后我们将继续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为全市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增色。”工信局负责人表示。

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旭彤

通讯员 石丰周 董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