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涓在精修从模具中取出的泥坯
李晓涓讲解瓷器上存在的瑕疵
巍巍嵩箕山下,悠悠汝海岸边,有这样一位中原名匠,她不仅是原产地汝瓷的领军人物,担任汝州市陶瓷协会副会长;而且秉守“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恢复断代800年之久的汝瓷烧造技艺奠基人之一的孟玉松大师为老师,师从婆母,在传承汝瓷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在新时代不断创新设计汝瓷新器型,致力于打造汝瓷文化名片,为我市建设汝瓷文化名城、中原出彩作出了卓越贡献。
7月20日下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玉松汝瓷公司,听她讲解泥与火撞击的艺术魅力,触摸汝瓷曲折而璀璨的跳动脉搏,感悟李晓涓独特的艺术人生。
“我是在1994年的时候踏入这个家门,作为国营厂的一员,在跟随婆婆不断学习、探索汝瓷的同时,也看到了婆婆对于汝瓷的坚守。而真正让我决心接起婆婆肩上汝瓷艺术的重担,还得从2006年初说起。”从与汝瓷结缘到担起传承重任,李晓涓向记者娓娓道来。
如果说孟玉松对于汝瓷的追求可以用历尽沧桑、艰苦奋斗来形容的话,那么受婆婆关爱的李晓涓,可以说是吮吸着汝海甘甜的乳汁,在丰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位具有新的时代特质,融古典与新潮于一体的唯美女性。尽管如此,少女时代李晓涓还是经历了不少的坎坷,这也正应了一位哲人的话:经历是人生最好的财富。李晓涓招工到汝瓷厂之初,作为厂长的父亲并不因为是自己的女儿就优待,而是把她安排到比较艰苦的料器花车间工作。对煤油灯燃烧的煤油味过敏,使得她的皮肤常常出现红斑等症状,但她忍着痒痛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从未吱声。
1994年,李晓涓来到了一生矢志研制失传汝窑的孟玉松身边,成为她的儿媳。在陪伴婆婆研制汝瓷的岁月中,婆婆那种知识女性的认真求索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了她,使得她也深深地爱上了汝瓷。
时光倥偬,十年弹指而过,就在玉松汝瓷蒸蒸日上的关键节点,2006年正月初八,婆婆突发脑出血躺在了病床之上,已深得婆婆真传的李晓涓临危受命,全面开始主理玉松汝瓷。
期间,由她独创的“中国青·玉涓”汝窑粉青釉,申请了“玉涓汝瓷”商标。看着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稳健的儿媳,孟玉松会心地笑了。
她不断创新,用自己的审美研发玉松汝瓷新产品,以适应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情趣。
用女人的细腻心捕捉生活,用大师的审美观创作作品,用臻美的作品愉悦心灵,李晓涓快乐地行走在自然王国与必然王国的花园里,采撷到了一个个飘香的果实。从2011年申请“玉涓汝瓷”商标到自己的作品成为外交部馈赠贵宾的国礼,她用了两年半的时间。
多年初心不渝钟情汝瓷,她的作品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世界手工理事会颁发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第三、四届“大地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第四十九届“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等国家级金奖20余次。玉松汝瓷第二代掌门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一个个桂冠花团锦簇般辉映着她。当别人在惊叹她的华丽荣耀的时候,又有谁知这美丽的蝶变背后那种寂寞而坚忍的人生历练呢?
2017年12月27日,在纪念周总理指示恢复历史名窑60周年系列活动上,李晓涓激动地说:“从传统技艺缺失,到几代汝瓷匠人们历尽艰辛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终于让汝窑天青釉重见天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传承和弘扬汝瓷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确定了“汝瓷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高标准制定汝瓷文化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了张公巷汝窑发掘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汝瓷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以高起点、规模化、可持续为原则,规划建设中国汝瓷文化小镇,打造成集汝瓷生产、销售、科研、培训、展览、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性汝瓷文化圣地。以孟玉松和李晓涓为代表的汝瓷匠人们通过对汝瓷技艺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完善,为汝瓷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对我们来说,这同样也是一种‘机遇’,上半年,我们大练基本功,在技艺水平上更加专业化、精细化。”谈起2020年,李晓涓在不断砥砺前行下,始终挂念着中国汝瓷小镇的建设。“我们在汝瓷小镇建设的占地36亩的企业新址也将在下半年基建、装修完毕,争取今年能够进驻车间。”面对着即将落地的花园工厂和研习基地,李晓涓踌躇满志。“在传承和发展汝瓷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发声,加强对汝瓷原产地保护的宣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汝瓷文化、中国文化。”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