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推荐算法的个性化广告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搜索栏里仅仅只是填了几字,相应的推送广告就在网站边角出现,关都关不掉”“就只是浏览了几件连衣裙,几个小时后,购物网站某东已经在微博上给我投放衣服样式与相应的店铺”“就是看了几眼,还没准备买他们家的东西,就有送货上门的短信发到手机上。家里的地址被公开,快具体到门牌号了”……现在这样的“精准营销”,已屡见不鲜,让人无限困扰和担忧。其实,这种精准推荐技术应用的最初目的在于提升信息传递的精准性,优化用户体验,方便用户使用。但如果包含海量用户个人信息的数据没有经过加密或者脱敏处理,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是大数据时代的一道必答题。
如今,数据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生产资料和宝贵资产。可以说,谁掌握的信息越多,谁就能在发展中拥有主动权。这其中,个人网络行为信息,因其能够转化为潜在消费行为的数据资源,更加具有稀缺性和经济价值,因此也成为各类网站和手机应用追逐的对象。
现在,电商平台商家基本上都要求领取优惠券时提交手机号码,好多商家办理线上会员时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个人信息越来越多地被不同的渠道收集起来,细思恐极。虽然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的陆续出台,在收集数据时,各类网站和应用程序一般会与用户在线签订服务协议,但这些协议字号之小,让人防不胜防———用户个人信息的采攫正被商家有意淡化,平台收集用户信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隐蔽。相较于传统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诸如浏览痕迹等用户信息的收集行为不易被察觉,某种程度上仍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被监视着的生活,实在可怕。
那么,怎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有效进行个人信息保护,从根本上还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用强大的法律手段限制违法行为才是良方。不久前出台的民法典为个人信息保护作出明确规定:企业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收集应取得明确同意,且必须合法、正当、必要;不仅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信息悉数得到保护,而且“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也被包含在隐私范畴之内;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等,为信息技术涉足人类生活场景划定了合规底线。民法典还设计了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利用的规范,对那些为公共利益或者在其他合理必要限度内的使用行为提供了明确论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知晓,在于实施。”民法典,让个人信息保护实现有法可依,未来还要通过法律的执行真正实现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相关部门应加大普法力度,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让群众执法懂法。各级司法机关也要深入学习民法典新规定,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坚强的司法后盾。作为普通群众一员,除了在网络上谨慎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外,更要主动学法用法,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