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全市上下多单位以此为契机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等方式,让更多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有助于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但安全生产教育不应止于防灾减灾日这一天。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向好但仍需大力防护,全国复工复产方兴未艾,在经济社会向前推进的同时,安全生产正面临新情况新挑战。比如,少数企业为尽快挽回损失,抢时间、抢进度、忽视防护,埋下了安全隐患。从停工停产到复工复产,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政府部门而言,安全问题都是一道必答题。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底线思维,做好准备工作、预案工作、应急工作等,积极防控各类安全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安全生产是底线,也是生命线。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决不能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始终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推动安全生产的系统治理、末端治理和常态治理。同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及时提醒并帮助相关企业查疏漏、补不足。同时,要在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工会组织中,把开展党员安全示范岗、青年安全标兵、员工安全生产劳动竞赛等活动纳入具体工作计划。不间断地在各行各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强化防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
应该看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早已是社会共识,但关键还是要落在行动上,实现体系化防控与精细化管理。近期,全国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对具体安全生产问题把握要“严”、保障要“强”、任务要“明”、责任要“实”、问责要“严”。这项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重大战略行动,把解决问题、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作为整治的关键。企业要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严格治理整顿,严防风险外溢,以此为契机堵住安全生产漏洞。安全生产制度不能只挂在墙上,企业要从根本上建立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加快推进风险监测预警、抢险救援指挥、智能决策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感知灵敏度、会商研判精准度、抢险救援科学性,才能提升作业活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
当然,“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持底线思维,有利于我们能更加从容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提前做好预防,又要谨防突破底线,遇事先思、思则有备、备而不慌,才能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只要我们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就能真正守住全社会的安全防线。